最近汽车圈里出了件挺有意思的事,让大伙儿都议论纷纷。
就在我们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比如理想、蔚来、问界这些,都在卯着劲儿地往车里加东西,什么大屏幕一块比一块大,语音助手恨不得能跟你聊天文地理,智能驾驶功能也是层出不穷,感觉买的不是车,是个移动的智能设备。
可就在这个时候,汽车界的顶级豪华品牌,梅赛德斯-迈巴赫,却做了个让很多人看不懂的决定。
他们最新上市的2026款迈巴赫S级,起步价接近250万,顶配更是超过360万,这么贵的车,居然把一项听起来很高科技的功能——手势控制,给全系取消了。
这一下就在网上炸开了锅,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奔驰这是怎么了?
学坏了?
连迈巴赫这种级别的车都开始“减配”来省成本了吗?
但也有不少人觉得,这事儿可能没那么简单。
那么,这到底是抠门儿的减配,还是真正懂得豪华的优化呢?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事儿聊透彻。
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被砍掉的“手势控制”到底是个啥。
这个功能在前几年刚推出的时候,确实是作为一个大卖点来宣传的。
你想想那个画面,坐在几百万的豪车里,不用去按按钮,也不用去摸屏幕,只需要在空中优雅地挥挥手,比划几个动作,就能切换歌曲、调节音量,甚至打开天窗。
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有科幻电影的感觉,显得特别高级?
广告里也是这么演的。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很多真正用过这个功能的车主,私下里没少吐槽。
实际用起来,它的识别成功率并不算特别高,反倒是误触的情况时有发生。
比如你跟副驾驶的朋友聊天,聊到兴头上,手一挥,得,音乐给你暂停了;或者你就是想伸个懒腰,稍微活动一下,系统可能就以为你要关闭空调。
这种“不听话”的科技,用一两次图个新鲜还行,时间长了,就成了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对于真正坐在迈巴赫后排的老板们来说,他们需要的是绝对的舒适和便利,而不是在一个需要高度精确的指令上,去跟系统玩“你猜我到底想干嘛”的游戏。
与其在那儿跟个魔术师一样比划半天,还不如直接动动嘴,说一句“你好,奔驰”来得直接有效。
所以,奔驰这次下决心把它拿掉,与其说是为了省那点可怜的成本,倒不如说是他们终于想明白了,真正的豪华,不是堆砌一堆看起来酷炫但用起来闹心的功能,而是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的舒适和简单。
这就像一个真正的好管家,他不会天天在你面前展示他会多少种花里胡哨的技能,而是总能在你需要的时候,用最恰当、最不打扰你的方式把事情办好。
从这个角度看,这不能叫减配,应该叫“去糟取精”,是一种产品思路上的成熟。
说完了“减配”这个话题,咱们再来看看这车的价格和定位,249.6万起步,这个价格到底意味着什么。
2026款迈巴赫S级的车型不多,但每一款都定位清晰。
入门的S 580 4MATIC,用的是一台4.0T V8发动机,价格定在249.6万元。
往上走,是顶配的S 680 4MATIC,搭载了一颗如今已经非常稀有的6.0T V12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售价332.7万元。
这个定价策略可以说是非常精准,它正好卡在了超豪华品牌市场的一个关键位置。
我们拿它的竞争对手来比较一下就清楚了。
如果你觉得迈巴赫还不够顶级,想再往上看看,有英国的百年贵族宾利飞驰,起售价就要279.3万元,比迈巴赫S 580贵了将近30万,这多出来的钱,买的是更极致的手工工艺和更纯粹的品牌传承。
如果你觉得没必要花那么多钱,往下看,有奥迪A8L的顶配版本霍希创始人版,价格是207.68万元,虽然便宜了不少,但在品牌的号召力、那种独一无二的尊贵感和气场上,大多数人还是会觉得它跟迈巴赫之间差了点意思。
所以,迈巴赫就非常聪明地占据了中间这个最有利的地带。
它给消费者的感觉是,我比奥迪更豪华、更有面子,但又比宾利显得更现代、价格也更“实在”,是顶级圈层里一个既有排面又相对理性的选择。
它精准地抓住了那批事业有成,既需要顶级座驾来彰显身份,又追求现代科技与乘坐舒适性的高净值人群。
当然,对于一辆迈巴赫来说,除了品牌和舒适,动力系统更是它的灵魂所在。
在今天这个电动车大行其道的时代,满大街跑的都是悄无声息的电动车,大家聊的都是百公里电耗、续航里程的时候,迈巴赫依然坚持提供大排量的V8甚至V12汽油发动机,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和实力的象征。
先说那台4.0T V8发动机,配合48V轻混系统,能输出503马力的强劲动力,数据非常亮眼。
但迈巴赫的工程师在调校这台发动机时,首要目标并不是让它跑得多快,而是要让它运行得多么平顺。
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内力深厚的武林高手,动力储备极其雄厚,但轻易不出手。
当你需要超车时,深踩油门,车子不会猛地“窜”出去,而是像一艘巨轮被一股强大而平稳的洋流推动着,加速过程线性而沉稳,几乎感觉不到变速箱的存在。
而那台6.0T V12发动机,就更是汽车工业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了。
在环保法规日益严苛,各大车企纷纷放弃多缸发动机的今天,它就像一个活着的传奇。
买这台车的人,真的会在乎它百公里多烧几个油吗?
会在乎它的零百加速是4.3秒还是4.5秒吗?
我想大部分人都不会。
他们在乎的,是发动引擎那一瞬间,那12个气缸依次醒来时发出的低沉而浑厚的轰鸣声,是在高速巡航时,那种发动机气定神闲、游刃有余的底气。
这种由精密机械运转带来的独特声浪和震动质感,本身就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奢侈品,是电动车无论如何也模拟不出来的“机械灵魂”。
最后,我们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来看。
迈巴赫这次看似“倒退”的举动,实际上是对当前汽车市场发展潮流的一次深刻回应。
现在,特别是我们中国的汽车市场,新能源车的发展速度和创新能力全球领先。
我们的国产品牌用大屏幕、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这些科技配置,重新定义了很多人心中的“豪华”。
这本身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它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
但迈巴赫的选择告诉我们,豪华的定义并不是唯一的。
当一部分人追求科技带来的极致便利和效率时,总有另一部分人,他们向往的是一种回归本源的、更注重感官体验的传统豪华。
他们可能在工作中已经面对了太多的屏幕和信息,回到车里,他们不希望再被另一个复杂的智能设备所包围,而是需要一个能让他们彻底放松身心、隔绝外界纷扰的私密空间。
这个空间里,最重要的可能不是屏幕有多大,而是座椅的皮质是否足够细腻,按摩是否足够到位,车厢是否足够安静,发动机的声音是否足够悦耳。
迈巴赫这次去掉一个华而不实的功能,正是因为它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客户要的是什么。
它没有盲目地跟风去卷科技配置,而是把精力继续投入到打磨那些看不见但能感受到的地方,比如将后排座椅的靠背调节角度做到43.5度,让乘客几乎可以躺平;比如把车内噪音控制到极致,让你在时速120公里时依然可以轻声交谈。
这是一种对自己品牌定位的自信,也是对豪华本质的坚守。
它表明,在汽车的世界里,通往未来的路不止一条。
科技的洪流滚滚向前,但经典的魅力,也同样永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