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高速服务区排队的充电长龙,是不是让你血压飙升?
我那哥们儿在“十一”假期亲历的,那叫一个酸爽——排了二十几台车,直接睡了一觉,醒来电量才涨了3%。
这场景,简直是现实版的“心有余而桩不足”。
难道电动车技术真的不行了?
不,问题恰恰出在“桩”的建设速度,它显然没跟上车轮滚滚向前的步伐。
交通部门的数据显示,目前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已突破18.4万个,较去年底增长近七成。
京沪、京港澳等交通大动脉,平均每50公里就有一个站点,听起来密度不小。
可一旦遇上长假,这些站点就瞬间变身“停车场”,原因显而易见:车辆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充电设施的铺设速度。
这不就像是,你家里孩子跑得飞快,却只有一条狭窄的巷道供他撒欢,能不挤吗?
当然,技术层面也在疯狂提速,让人眼花缭乱。
宁德时代八月发布了“神行”电池,号称10分钟就能补足400公里续航,这听起来简直是科幻片里的情节。
奇瑞星纪元ES年底就将搭载这项技术,届时能否兑现承诺,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华为更是激进,600kW的液冷超充桩已经挺进318川藏线,意味着即便是严寒的冬天,在前往拉萨的路上也能实现“原地满血复活”。
小鹏也放出豪言,明年将铺设300个480kW的超充站点。
这些消息,哪个不让人心动?
可别急着掏钱。
当下火热的800V高压平台,预计2024年新车中有四成会搭载。
这技术确实能大幅缩短充电时间,但问题来了,它跟现有的充电桩兼容吗?
如果插上老式充电桩,体验瞬间“打骨折”,那跟用5G手机连2G网络有何区别?
信号满格,速度却感人。
政策层面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新建小区被要求100%预留充电桩安装条件,就连农村地区也推出了补贴政策,鼓励私人安装充电桩。
北京、上海等城市还推出了夜间错峰充电电价,每度电仅需三毛,比烧煤还便宜,这波操作,简直是给电动车用户发福利。
那么,面对琳琅满目的电动车,纯电还是插混(含增程)?
笔者的经验是:如果您经常需要跑长途,插混或增程车型能给您更多的安全感和便利性;而如果您主要是城市通勤,并且家里能方便安装充电桩,那么纯电车型无疑是更经济、更环保的选择。
最新的市场调研也印证了这一点,考虑插混车型的消费者比例有所回升,达到了35%。
这说明,大家并非不信任纯电技术本身,而是对节假日高速服务区那令人绝望的充电等待感到“心有余悸”。
技术日新月异,我们不能被那些亮眼的参数冲昏头脑。
在做出购车决定前,不妨先问自己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第一,您家是否有条件安装充电桩?
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纯电车型的日常使用便利性。
如果停车环境复杂,或是老旧小区,这可能是个绕不开的坎儿。
第二,您一年会有多少次超过500公里的长途出行?
长途需求是区分纯电与插混/增程的关键指标。
频繁的长途奔波,插混/增程的优势会更加明显,大大缓解您的里程焦虑。
第三,您是否能接受在节假日高峰期,多花一个小时甚至更久来充电?
这不仅是时间成本,更是对心态的考验。
如果您的耐心有限,那么在出行高峰期,纯电车型可能会带来不小的“精神内耗”。
想清楚了这三个问题,相信您心中理想的座驾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最后,留下一个开放性的思考:您认为,新一代的超充站,会率先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普及开来,还是会更快速地渗透到我们更熟悉的老家县城?
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说不定下次我们就在某个充电站的队伍里不期而遇,一起感叹这电动出行的“酸甜苦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