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FREE+要撘鸿蒙座舱5了,这事儿颇堪玩味。
说穿了,就是把车机瓤子跟华为手机“攒一块儿”。
车机摇身一变手机,听着是不是有点赛博朋克?
可细琢磨琢磨,这背后映衬的,恐怕远不止是雕虫小技这么简单。
现如今大伙儿置办行头(车),除了瞅着三大件,车机系统也成了心头好。
归根结底,谁也不想驾着身价不菲的座驾,用着上个世纪的导览仪。
可症结也来了,车企自个儿捣鼓系统,劳心费力,还不一定趁手。
寻摸供应商合作,又容易受制于人。
你看,岚图这回直接上了鸿蒙,等于傍了华为这棵大树。
裨益昭然若揭:鸿蒙系统拥趸众多、生态完备,而且跟手机无缝衔接,体感肯定比之前的车机强不少。
导览、乐曲,手机上捯饬好了,一上车直接接茬儿用,省事儿!
可隐忧也随之而来。
车企和科技公司,看似珠联璧合,实则各揣着小九九。
车企想借科技公司的身手拔高竞争力,科技公司想借车企的渠道扩大市场份额。
这合作要是没谱儿,很容易出现“同床异梦”的境况。
比方说,鸿蒙座舱5这回主打“超级桌面”,让车机秒变手机。
听着很美妙,可有多少人真会在行车之际,把车机当手机把玩呢?
靠谱吗?
顶用吗?
还是只是个噱头?
再说说用户。
一部分人肯定会觉得便当,毕竟手机上的app直接挪到车上,不用重新适应。
可另一部分人可能就会觉得,车机就该好好导览、放乐曲,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玩意儿,反倒分散注意力。
而且,万一华为日后出了更精妙的系统,岚图要不要跟着迭代?
这迭代的营生谁来承当?
老车主咋办?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问题。
甚或,从更深邃的角度想想,车企是不是会愈发仰仗科技公司?
假以时日,会不会沦为科技公司的“代工车间”?
要知道,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智能座舱,还有底盘调校、引擎技术云云。
如果只顾着搞智能化,忽略了其他方面,那可就舍本逐末了。
就像这次岚图FREE+,官方宣传的重心都押在了鸿蒙座舱5上,反倒忽略了汽车本身。
诚然,智能座舱举足轻重,可别忘了,它终究只是汽车的荦荦大端。
当我们习焉不察地把汽车看作是“四个轱辘+一张软榻”的代步工具时,是否忽略了汽车本身所代表的工业制造水准和技术积累?
与其说岚图FREE+是一款新车,毋宁说它是一场“汽车+科技”的实验。
这场实验能不能奏效,关键在于车企和科技公司能不能找到一个契合点,真正做到璧合珠联,而不是互相掣肘。
归根结底,汽车智能化是时势使然,但也得避免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
唯有真正从用户诉求出发,把技术融入到实际应用中,才能赢得市场。
不然,再炫酷的概念,也只是海市蜃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