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企业在常州,融合向“新”!

两岸企业在常州,融合向“新”!-有驾

“这款产品融合了台湾的精密光学设计和大陆的智能控制算法,已经通过了蔚来、零跑等品牌的测试。”在5月12日举行的2025两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融合发展对接会上,一款可自适应调节光型的智能车灯吸引多家车企驻足。

微信图片_20250519112721_副本.jpg

这款车灯来自在常台资企业

大茂堤维西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微信图片_20250519112806.jpg

从1995年落户常州时给摩托车定制卤素灯到2008年引入LED技术,再到如今适配新能源汽车的矩阵式光语系统,企业已经历五代技术跃迁,实现从基础照明到智能交互的产业升级。“可以说,我们是扎根常州的新能源生态共建者。”副总经理辛忠华对记者说。

微信图片_20250519113555.png

作为新能源之都

目前常州已集聚近4000家产业链企业

其中台资企业表现也十分亮眼


有12家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0家入选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34家规上台企正积极对接大陆整车厂及核心零部件厂,寻求供应链合作。

在他们眼中,大陆的规模化制造优势与台湾的“小快灵”特质在此碰撞出火花。

微信图片_20250519113201_副本.jpg

同样是在

两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融合发展对接会现场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陆区企业事务总监罗庆红

愉快地完成了一场供需洽谈

“我们的技术迭代始终与大陆市场同频共振。”罗庆红向记者介绍了即将推出的7千瓦V2G直流双向充放电解决方案——一项针对大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深度研发的创新成果。聚焦储能领域,光宝科技携手星星充电等常州本土企业,构建起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加快新品研发进度。

罗庆红用“显微镜”

与“望远镜”比喻两岸合作:


台湾企业擅长精细化‘显微镜式’技术打磨,大陆市场提供了‘望远镜式’巨大的市场潜力、多元的应用场景以及丰富的人才储备。


在他看来,这种协同效应,不仅推动企业开发出更高效安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解决方案及新型储能解决方案,更让其深度参与全球新能源产业变革,创造出新的价值空间。

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也为这种进化提供支撑。2024年,我市起草关于两岸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的建设规划,明确要推动两岸新能源产业的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当前,常州正以台企的本土化进化为样本,书写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叙事——在这里,产业链的韧性不再囿于地域界限,而是一种跨海峡的共生共荣。


来源: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谢维娜 余本新
视频:尹路 刘家豪 谢维娜
编辑:想想
校对:蒋雯、孙美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