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围攻下的大众反击,途观L史诗级让利引爆市场

大众这次是真的下狠手了,昔日加价才能买到的途观L,现在终端售价已经杀到12.68万,甚至有些城市的优惠能突破10万元大关,合资品牌降价潮的风头一下被它抢尽。

要知道,途观L曾是20多万才能摸到的车型,如今这种价位,直接变身“价格屠夫”,6月销量冲到19684台,这波操作搅动了整个SUV市场格局。

其实,大众也挺无奈的。

新能源围攻下的大众反击,途观L史诗级让利引爆市场-有驾

不管你是不是车迷,应该都发现“降价”这两个字这两年成了主旋律,特别是合资大牌,一个个都快撑不住了。

以前谁能想到,堂堂合资SUV竟然会跌入自主与新能源夹缝中,只能靠一波波大幅降价自救。

难以想象,车市以前的黄金法则是“好车不便宜”,大众更是加价传说,如今却不得不祭出“骨折价”抢人。

这背后,是新能源等新兴势力的咄咄逼人。

数据显示,合资品牌SUV上半年市场份额已经同比下滑8.3%。

对所有传统品牌来说,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生死题。

那么,大众这次真能靠途观L这步棋“起死回生”吗?

新能源围攻下的大众反击,途观L史诗级让利引爆市场-有驾

有一说一,产品本身还真的抗打。

以2025款Pro380TSI两驱智行版为例,把配置摆在台面上,7安全气囊是基础,主动刹车、并线辅助、L2级驾驶,能想到的安全和智驾功能都给你配齐了。

更别说220马力的2.0T动力,配湿式双离合,开起来是真的有劲,油门响应很利索,尤其是年轻人换上运动模式,想超车就超车,说白了就是开起来有点儿让人上头。

我有个朋友前两天刚提车,线下店里也特别热闹,各种问价、砍价、试车人络绎不绝。

他说,这价位买台合资大牌的中型SUV,心理落差都快填不满了。

说到空间和实用性,这代途观L其实挺懂中国消费者的。

不到4米8的车身,轴距接近2米8,这还是在油车平台的基础上塞进来的。

新能源围攻下的大众反击,途观L史诗级让利引爆市场-有驾

后排空间完胜我1米8的大块头,能翘二郎腿,每次和朋友自驾,后备箱丢满一堆行李都扛得住。

关键是储物格设计特别贴心,大包小包都能有地方放。

有人会说,现在很多新能源SUV看着体积巨大,但车厢里空荡荡。

可途观L走的是另一种精细路线,讲究的是空间利用效率。

至于所谓的舒适和质感,前几年的确有人吐槽大众“硬邦邦”,其实新途观L已经学聪明了。

底盘调校会比早年柔和不少,对中国家庭更友善。

环抱式座舱,皮料、缝线、装饰,都尽量照顾眼观和手感。

新能源围攻下的大众反击,途观L史诗级让利引爆市场-有驾

车里安静不少,风噪发动机噪声做了不少隔绝。

最让我羡慕的是,全系可加无线充电、座椅通风加热、氛围灯这些好用的小玩意儿,平时开着舒服。

电子屏幕风潮,大众也没落下,15英寸悬浮大屏加10.3寸全液晶仪表,科技感至少比老款提升一大截,坐副驾的朋友都觉得新鲜。

外形就见仁见智了。

我朋友选的顶配带了贯穿灯带和横条镀铬前脸,看着比老款时髦不少。

有意思的是,很多老大众车主都说现在的外观有点“潮”,可能是为了迎合年轻群体做出的转变。

众口难调,但审美这东西本来就是流动的。

新能源围攻下的大众反击,途观L史诗级让利引爆市场-有驾

坦白说,降到12、13万的途观L在市场上像“鲶鱼”一样,把原本稳坐中型SUV宝座的本田CR-V、丰田RAV4一下泡进了降价潮。

终身质保等售后措施,再加上价格和服务的组合拳,竞品车型不得不重新调整策略。

这两个月身边有不少原本想买CR-V或荣放的朋友都跳槽到大众这边试驾,最终选择途观L的比例明显增加,因为“同样的钱,为什么不选个空间大动力也够的合资品牌?”

这个疑问太有杀伤力。

其实途观L的成功并非偶然。

往前推几年,别克昂科威、斯柯达柯迪亚克等合资“降价车”也曾试图用大促策略冲销量。

比如昂科威降价超过25%,虽然帮助缓解了存量压力,销量还是比不过途观L。

新能源围攻下的大众反击,途观L史诗级让利引爆市场-有驾

至于柯迪亚克价格更狠,可品牌认知和保值率始终是硬伤,撑不起这一波大盘。

反观大众途观L,牌子硬、口碑在,加上售后先行一步,就有资本把一手好牌打出实效。

这一点,行业内外都心知肚明。

市场有时候很残酷。

曾经合资加价车变成“优惠成山”的现象,足以证明赛道更迭之快。

在新能源全面碾压下,过去的品牌溢价逐渐消磨殆尽。

对大众而言,与其守着老底子等死,不如放下身段迎头赶上——现实永远比宣传更有说服力。

新能源围攻下的大众反击,途观L史诗级让利引爆市场-有驾

这次降价不只是价格调整,更像是一次对自主、对新能源的隔空喊话,提醒所有对手:老牌大厂还没到完全退场的时候。

短期降价能否换来长期转机?

这是悬在所有合资品牌头上的问题。

靠价格换销量,确实在短期内奏效,可最终还是要看产品力和品牌更新是否跟得上早已迭代的消费需求。

新能源车抢先一步带着“科技”“智能”“低能耗”的标签,年轻人往往一边吐槽电车续航焦虑,一边还是忍不住为智能大屏和新鲜玩法心动。

但现实生活总得算小账,空间舒适、安全省心的油车,在不少家庭中的吸引力还没消失。

途观L此轮反击,一是试图守住自己市场份额,二来也提醒消费者,现在选油车其实比前几年划算太多——品牌还在、省心耐用,优惠更狠。

新能源围攻下的大众反击,途观L史诗级让利引爆市场-有驾

站在买车人的角度,我特别能理解现在犹豫的心理。

一边是电车不断降价,广告轰天,让人觉得“不买电车都落伍”。

另一边,是大牌合资油车也开始拼价格、加配置,各种诱惑。

其实,很多家庭的真实需求并没有变:空间大、保值率稳、开着顺手,又不想整天担心突然掉链子的隐患。

途观L大降价,正好给了这些群体一条折中的选项——花相对不高的钱,买到主流合资安全感。

不过,市场的更新迭代不会等人。

大众这一波降价确实狠,但不代表“高枕无忧”。

新能源围攻下的大众反击,途观L史诗级让利引爆市场-有驾

接下来的关键,是能不能继续把握智能化和体验感的转型,让下一代车型不再靠低价苦撑。

毕竟,消费者的眼睛越来越“挑剔”,你的每一步都逃不过市场的检验。

说到底,途观L降价背后,是汽车行业加速洗牌的缩影。

价格战固然让不少消费者得了实惠,也给原本“高攀不起”的家庭多了一份选择权。

可是这个过程对品牌自身则意味着放下身段,甚至是自我革新。

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谁在这个新时代真正理解了需求、提供了更优质的体验,谁才能笑到最后。

途观L这一次的降价风暴,起码让市场多了一些活力和悬念——谁能想到,合资SUV里也能淘到黄金,12万还能买到“德系情怀”呢?

未来的竞争,还真不能小看那些看似老派,却愿意革自己的命的厂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