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不如造电池!上半年17家车企净利总和,敌不过宁德时代!

造车不如造电池!上半年17家车企净利总和,敌不过宁德时代!

304.85亿元

这个数字,像一记重锤,砸在了所有汽车人的心上。宁德时代上半年的净利润。超过了国内十七家主流车企的利润总和。比亚迪、吉利、长城……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加起来。还拼不过一家电池厂。

造车不如造电池!上半年17家车企净利总和,敌不过宁德时代!-有驾

这合理吗。

当然不合理。却又无比真实。

造车。真的越来越难了。整车制造链条长到令人窒息。研发、设计、冲压、焊装、涂装、总装。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渠道铺设、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是成本黑洞。每一步都可能踩进亏损的深坑。

造车不如造电池!上半年17家车企净利总和,敌不过宁德时代!-有驾

而消费者呢。只关心价格。价格战。从去年烧到了今年。从年初烧到了年中。卷续航。卷智驾。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卷到连参数表都快写不下了。可最终买单时——还是看谁更便宜。

比亚迪。上半年净利润约136亿。是唯一破百亿的车企。遥遥领先。但你细品。它卖了多少车?超160万辆。单车利润……呵呵。也就八千多。比卖手机高不了多少。更别提那些还在烧钱的新势力。

吉利。长城。上汽。都在六十亿以上。算是守住了基本盘。可增速呢?利润率呢?一个比一个愁。尤其是传统燃油业务。几乎成了拖累。广汽集团。曾经的销量大户。半年亏了25亿。触目惊心。

造车不如造电池!上半年17家车企净利总和,敌不过宁德时代!-有驾

再往下看。更是惨烈。蔚来。亏了120亿。虽然交付量在涨。但每卖一辆车。都在失血。小鹏。零跑。理想勉强盈利。可那点利润。经得起几轮价格战?经得起几次技术迭代?

新势力。传统车企。都在挣扎。都在求生。而宁德时代呢。稳坐钓鱼台。躺着数钱。它的毛利率常年保持在20%以上。净利率也逼近12%。相比之下。车企普遍净利率不到5%。甚至更低。

为什么?

造车不如造电池!上半年17家车企净利总和,敌不过宁德时代!-有驾

因为电池。是新能源车最核心的“心脏”。成本占比高达40%。谁掌握了电池。谁就掌握了定价权。宁德时代。全球市占率连续七年第一。技术、规模、客户绑定。三位一体。形成了近乎垄断的护城河。

车企们。表面上在竞争。实际上。都在给宁德时代打工。你拼命压价卖车。结果电池成本一分不少。甚至还要加价采购。尤其是在碳酸锂价格波动时。上游一咳嗽。下游就得感冒。

更有意思的是。宁德时代还在反向布局整车。与奇瑞合作的iCAR。与阿维塔的合作。甚至传出要自建品牌。你看。它不着急造车。但它随时可以造车。而车企呢?能自己做电池的。凤毛麟角。

造车不如造电池!上半年17家车企净利总和,敌不过宁德时代!-有驾

比亚迪有刀片电池。算是另类存在。所以它还能活得好一点。广汽有因湃。吉利有耀宁。长城有蜂巢。但产能、技术、成本控制。哪一样能跟宁德时代掰手腕?没有。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荒诞的局面。车企越卖越多。利润却越来越少。宁德时代出货量增长。利润却节节攀升。产业链的价值分配。彻底倒置。

这背后。是技术壁垒的差距。是产业格局的重塑。也是中国制造业从“组装”走向“核心”的阵痛。过去我们擅长的是集成创新。把全世界最好的零件装进一辆车。现在发现。最关键的那颗电池。别人捏在手里。

造车不如造电池!上半年17家车企净利总和,敌不过宁德时代!-有驾

所以。海外车企放缓电动化转型?不奇怪。他们算过账。在当前的技术路径和成本结构下。电动车的盈利能力。远不如燃油车。大众、奔驰、宝马。都在喊疼。特斯拉也在降价求生。

而国内。靠着政策推动、资本输血、市场内卷。硬生生把电动车普及率拉到了40%以上。可代价呢?是无数企业的亏损。是行业的集体焦虑。是“内卷式创新”的陷阱——堆配置。不赚钱。

未来怎么办?

造车不如造电池!上半年17家车企净利总和,敌不过宁德时代!-有驾

靠智能化翻盘?L2++已经普及。城市NOA陆续上车。但用户愿意为智驾多付多少钱?目前看来。寥寥。而且芯片、算法、数据。又是另一座大山。华为、小鹏在冲。但离盈利还远。

靠出海?是个方向。但欧洲有反补贴调查。东南亚有本地保护。北美市场门槛更高。车企出海。不只是卖车。还得建渠道、打品牌、应对法规。每一步都烧钱。

或者。回归本质。提升运营效率?可精益生产。丰田玩了几十年。国内车企学得来吗?供应链协同。库存管理。成本控制。哪一项不是硬功夫?

造车不如造电池!上半年17家车企净利总和,敌不过宁德时代!-有驾

说到底。这场“电池暴利、整车微利”的局面。不会永远持续。市场会自我修正。要么车企把电池业务收归己有。像比亚迪那样垂直整合。要么出现第二家、第三家宁德时代。打破垄断。

又或者。新技术颠覆现有格局?钠离子电池。半固态电池。甚至氢燃料电池。一旦突破。现有的利益链条将被彻底洗牌。宁德时代的优势。也可能一夜归零。

但那一天。还远吗。

造车不如造电池!上半年17家车企净利总和,敌不过宁德时代!-有驾

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当下。造车。真的太难了。而造电池。却成了最赚钱的生意。

这到底是进步。还是讽刺?

造车不如造电池!上半年17家车企净利总和,敌不过宁德时代!-有驾

或许两者都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