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逆袭战 东方底特律 新能源心脏

#上海观光路线推荐#

湖北逆袭战 东方底特律 新能源心脏

它曾被誉为“东方底特律”。

全国每十辆国产车就有一辆出自这里。

但也曾因燃油车困局跌入谷底。

然而就在很多人尚未察觉时它已悄然翻身。

不仅成为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关键力量。

更“承包”了中国新能源车圈的半壁江山。

这里就是湖北。

传统优势与转型阵痛

湖北的汽车基因深植于三线建设时期。

2017年湖北汽车产量达266.61万辆巅峰位居全国第四。

但新能源浪潮袭来传统燃油车遭遇严峻挑战。

2023年湖北甚至不得不通过大幅降价清理燃油车库存。

产量排名一度跌至全国第13。

最致命短板在供应链。

部分核心零部件仍受制于人。

车用微控制器、高性能传感器等高端零部件主要依赖长三角地区外购甚至国外进口。

零部件本地配套率低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汽车大省。

全省整车与零部件的产值比约为1:0.8低于1:1.7的国际平均水平。

绝地反击的新能源鄂军

湖北的反击从顶层设计开始。

实施《湖北省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

湖北逆袭战 东方底特律 新能源心脏-有驾

目标是到2024年全省汽车产业产值跨越万亿台阶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突破3000亿元。

一批“新能源鄂军”强势崛起。

岚图汽车成为首个达成20万辆下线的央国企高端新能源品牌。

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达56128辆同比增长85%。

全新岚图梦想家预售一小时订单突破1万辆。

猛士M817预售1小时订单近万辆。

更令人惊喜的是湖北在智能化领域的突破。

东风公司打造完整智能驾驶技术矩阵。

联合华为打造“全新一代天元架构”。

全省初步构建覆盖车规级芯片、高精地图、激光雷达、智能座舱等软硬件创新和服务主体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相关企业超过300家。

供应链重塑与短板攻坚

湖北深知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

长江汽车产业供应链公司挂牌成立。

湖北国控、湖北楚象两大世界500强供应链项目总部落户武汉。

长江汽车链平台入驻企业超1.6万家。

攻克“卡脖子”技术。

智新半导体二期产线项目开工新建车规级IGBT模块生产线。

东风公司牵头组建“车规级芯片创新联合体”。

湖北逆袭战 东方底特律 新能源心脏-有驾

成功研发出4款车规级芯片。

车规级MCU芯片通过行业最高功能安全体系认证有望在国产同类芯片中率先实现量产上车。

黑芝麻智能发布全球首个智能汽车跨域计算芯片平台武当系列及其首款芯片C1200。

第四季度还计划推出支持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的华山系列A2000芯片。

将成为全球性能最高的车规级芯片之一。

智能网联领跑全国

武汉已成为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个“无人驾驶车牌照”过千的城市。

累计发放各类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和运营牌照1954张。

开放测试道路里程突破3378.73公里辐射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

均保持全国领先。

2023年12月武汉示范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订单12.1万单。

成为全球最大自动驾驶运营服务区。

拥有常态化运行自动驾驶车辆近570辆。

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订单近120万单服务150万人次。

2024年2月武汉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横跨长江贯通示范运营的城市。

聪明的车需要智能的路。

湖北逆袭战 东方底特律 新能源心脏-有驾

五化转型构建新生态

全球汽车工业正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国际化”五大方向转型。

湖北车企全面拥抱这一趋势。

岚图以产品技术创新为抓手走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路线。

发布全球首个L3级智能架构“天元智架”。

全球首发智能超混800V技术实现最快12分钟从20%电量充至80%的超高充电效率。

商业模式创新同样重要。

从“我造什么车你用什么车”到“你需要什么车我造什么车”。

岚图构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快速响应机制。

与用户共同选择车身颜色。

国际化成果显著。

路特斯海外销量同比增长210%。

岚图计划到2030年在世界六大洲、全球六十国构建500家销售服务网点海外累计销量突破50万辆。

猛士科技进入欧洲市场。

十堰的易捷特公司平均每150秒钟就有一台纯电动乘用车下线出口法国、意大利等10余个国家。

2023年十堰生产新能源汽车8.2万辆6.5万辆实现出口。

为什么是湖北?

产业基因深厚。

从“二汽”时代积累的制造底蕴、供应链人才和工业精神为新能源转型提供土壤。

区位优势独特。

湖北逆袭战 东方底特律 新能源心脏-有驾

湖北位于中国正中九省通衢物流成本低辐射市场广。

政策强力推动。

湖北从省级到地市都在拼命招商、给政策、建园区。

形成“一主两翼”的全产业链布局。

武汉城市圈、“襄十随神”城市群分布着全省90%的整车及零配件产业。

“宜荆荆恩”城市群依托磷矿资源和精细化工优势在动力电池领域发力。

企业家精神延续。

敢为人先、坚韧不拔的“楚商精神”在新一代创业者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未来展望

湖北的目标很明确。

到2025年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汽车总产量比重达到40%以上。

保证全省新能源汽车产能在250万辆以上。

加快推进武汉国家“双智”试点。

到2025年开放测试道路2000公里以上。

建设智慧高速公路180公里。

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

一个面向未来的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正阔步走来。

湖北的转型是中国制造业从规模走向质量、从燃油时代走向电动时代的一个缩影。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产业升级既需政策与区位更需一批愿意破局、坚守与创新的人。

从东方底特律到中国新能源心脏。

湖北凭什么悄悄赢麻了?

答案就在它的产业底蕴转型决心和创新精神中。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