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反弹在即,这三大信号或将颠覆你的投资认知

比亚迪的电动车,底部区间里的逆势思考

比亚迪反弹在即,这三大信号或将颠覆你的投资认知-有驾

说到电动车市场,其实大家普遍认可一个共识,那就是竞争非常激烈,最近比亚迪的股票波动,给了我们新的思考方向,周五这支票因三季报,大跌超2%,又传来销售量同比大幅增加的好消息,前十个月的销量,全球第一,而且稳居中国电动车榜首,这些数据,既让人兴奋,也引发了深层的疑问,到底底部区间里,支撑比亚迪的真正核心是什么?

我认为,真正的关键,不是短期的新闻,也不是一时的涨跌,而是企业的长期“消化能力”,什么叫消化能力?就是在高增长之后,能不能消化掉高速扩张带来的压力,包括利润、品牌、产能,甚至管理上的挑战,重点就在于,比亚迪其实正在经历一个“增量与消化并行”的转型期,这才是决定未来走势的核心变量。

比亚迪反弹在即,这三大信号或将颠覆你的投资认知-有驾

让我们一步步梳理,为什么“消化能力”如此重要,先看销售数据,虽然比亚迪前十个月销量全球领先,许多分析师发现,单车利润却在收缩,财报里也能见到研发投入持续攀升,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研发投入同比增长约50%,远高于同行,这意味着,企业不仅要追求销量,也要承受资金压力,类似的故事,早在特斯拉也上演过,2018年起,特斯拉Model 3量产遇到瓶颈,销量井喷,但因产能扩张太快,利润和现金流压力骤增,,特斯拉花了两年时间,通过提升自动化,内部管理优化,才真正将高速扩张“消化”完毕,现在的比亚迪,其实也走到了这个节点。

除了销量和研发,比亚迪还在进行海外扩张,今年10月,比亚迪宣布进军欧洲乘用车市场,巴西的新工厂投资额高达6亿美元,扩展速度之快,业界罕见,这种急速海外布局,带来的是新增市场和品牌溢价,但也需要时间来消化,全球不同法规、文化、供应链体系,包括售后服务体系,都要做本地化调整,只有消化顺利,才能将短期投放转化为长期价值。

比亚迪反弹在即,这三大信号或将颠覆你的投资认知-有驾

与此中国电动车市场自身也在“消化”中,中小企业倒闭加速,今年前九个月,业内统计,超过150家中小规模造车企业退场,市场留给头部企业的空间逐渐集中,这跟比亚迪成为“真正龙头”关系密切,但正因为市场进入深度洗牌期,利润变得稀薄,行业整体处于低毛利区间,别看销售量高,入口门槛和淘汰速率也更激烈,这种内卷往往把利润压到极低,比亚迪要在这种环境里持续提升利润,就要靠消化能力,包括品牌升级、技术迭代和管理创新。

说到品牌升级,最近比亚迪高端品牌“仰望”系列推出后,单车均价冲上50万元区间,不再仅仅追求销量,而是向价值链上游升级,这点跟2015年之后的华为手机颇为类似,华为曾靠入门款打市场,之后把精力放在Mate系列等高端产品上,虽然起初研发成本高,但三年后,其高端产品成为利润核心支撑点,比亚迪在电池研发和自动驾驶上的突破,实际上就为高端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比亚迪反弹在即,这三大信号或将颠覆你的投资认知-有驾

另外,电池研发也是消化能力一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和新一代“磷酸铁锂”技术,既提升了性能,也降低了自研成本,这部分技术,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整车定价,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多个市场,只有技术领先才能支撑长远扩张,不然,销量上去利润反而下滑,这种“消化不良”是很多企业倒下的直接原因。

股票层面,近期比亚迪票价处于100-120这个横盘区间,虽然振幅不大,成交量却出现明显放大,这其实反映了主力资金在等待,既不愿过早推动,也不急于抛出筹码,为什么?因为大资金更看重企业消化能力,只有底部筹码稳定,企业扩张步伐能被市场消化,未来才有爆发基础,类似的场景,在2017年贵州茅台也出现过,当时大规模分红之后,股价横盘近五个月,随后进入单边上涨模式,这样的耐心筹码,才真正带来行情转折。

比亚迪反弹在即,这三大信号或将颠覆你的投资认知-有驾

耐心也是一种消化,比亚迪过去分红配票后,市场横盘了三个多月左右,不少投资者急躁离场,结果,等正式进入上涨周期,获利最大的是那些长期持有者,这说明,短期波动其实是企业“消化”与市场“消化”双重作用的结果,不是追高就能获得高收益,也不是盲目抛售能避险,底部横盘往往是长远价值聚集区。

比亚迪的未来,表面看是销量、技术、海外扩张,其实背后比拼的,就是消化能力,谁能把高速扩张和市场压力消化到位,谁才能扛过最激烈的行业洗牌,不论是研发投入,还是品牌升级,亦或是全球布局,都要落实在企业内生消化力上,正是内生消化力,决定了企业能否走远。

最后,话题抛出来,既然产业洗牌加速,内部消化变得关键,你觉得,在未来电动车市场,哪种消化方式最有效,是技术投入为王,还是品牌溢价为主,或是资源整合胜出?又或者,产业政策的引导会成为胜负手?你怎么看待比亚迪持续横盘后的真正突破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