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很高端,为何理想和问界的销量相差超万台?

最近跟几个朋友聊买车,话题总绕不开理想和问界。两家人家都走高端路线,一个主打“家庭奶爸车”,一个喊着“智能天花板”,价格也都在三十多万的档口上晃悠,按理说应该是旗鼓相当的对手。可你猜怎么着?理想每个月卖两万多台轻轻松松,问界虽然也不错,但销量差了一万多台,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你说奇怪不奇怪?明明都是华为加持、增程路线、大屏智能、座椅豪华,怎么一个“上头”到排队提车,另一个却只能算“稳中有进”?今天咱就掰扯掰扯,这俩“高端选手”,到底差在哪儿了。

先看外观,理想那套设计,说白了就是“耐看型帅哥”。没有特别夸张的线条,也没有满眼都是灯,但它就是给人一种“这车很正”的感觉。L系列的方正造型,配上贯穿式大灯,辨识度拉满,关键是——不挑人。大叔开不违和,年轻人开也不显老气。反观问界,尤其是M7,前脸那个“大嘴”设计,说实话,第一眼真有点劝退。有人说是“星际之门”,我瞅着倒像“鲨鱼张嘴”,尤其那个高配的Matrix大灯,科技感是有了,但审美这事,真得大众说了算。理想赢在了“普适性”,问界有点“两极分化”,喜欢的觉得未来感爆棚,不喜欢的直接摇头走人。

再进到车里,好家伙,这俩都是“座舱卷王”。理想的大沙发,那叫一个出名,二排零重力座椅一放倒,真能当床车用。而且它的中控逻辑简单,三块大屏分工明确,老人小孩都能上手。关键是,它不搞花里胡哨的功能堆砌,你要的空调、音乐、导航,三秒内一定能找到。问界呢?华为鸿蒙座舱确实牛,生态打通是一绝,手机、手表、平板全都能无缝流转,那叫一个“智慧”。可问题是,功能太多,反而让一些用户觉得“太复杂”。尤其是年纪大点的用户,想调个空调都得研究半天,这就不叫智能,叫“添堵”了。所以理想赢在“易用”,问界赢在“互联”,但对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谁更实用?答案不言而喻。

同样都很高端,为何理想和问界的销量相差超万台?-有驾

说到动力和续航,俩都是增程,一个道理——没电也能跑,有电更省钱。理想的三电技术这几年进步飞快,油耗控制得挺稳,市区用电成本低得吓人,跑高速也不虚。关键是它的增程器几乎不直接驱动,平顺性顶呱呱,开起来就是纯电的感觉。问界呢?M7的增程器在高速时会介入,虽然动力不弱,但那种发动机介入的顿挫感,还是能察觉到。理想是“全程纯电体验”,问界是“混动逻辑”,高下立判。而且理想L系列的风阻系数普遍更低,空气阻力小,跑起来更省电,这细节,你品,你细品。

智能化这块,问界有华为背书,ADS高阶智驾确实是“天花板”级别。城市NOA开起来那叫一个丝滑,变道、避障、过路口,老练得很。可问题是,这功能得加钱,而且不是所有车主都用得上。大多数人的日常通勤,L2级辅助驾驶绰绰有余。理想呢?它的智驾不算最激进,但高速NOA表现稳定,跟车、变道都挺靠谱,关键是——标配!不用额外掏几万块,人人都能享受。你说,一个“标配实用派”,一个“高配炫技派”,普通家庭会怎么选?别忘了,问界M7刚上市那会儿价格高,老车主气得蹦起来,后来一通降价,天都塌了,信任感多少有点受损。而理想一直稳扎稳打,价格坚挺,保值率也支棱起来,你说消费者心里没杆秤?

安全性方面,俩车都不含糊。理想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主动刹车、盲点监测、疲劳提醒一个不少,车身结构也扎实,中保研碰撞成绩拿过“全优”。问界同样堆料足,华为的毫米波雷达+视觉融合方案,感知能力很强。但理想有个杀手锏——它专为家庭用户设计,比如二排儿童座椅ISOFIX接口位置合理,三排也能装,还有车内摄像头能监测儿童遗留,这些细节,戳中了奶爸奶妈的心。问界更多强调“商务+智能”,家庭关怀的细腻度,差了那么一丢丢。

最后咱拉两台竞品对比一下。先看蔚来,高端是高端,服务也顶呱呱,可价格摆在那儿,ET5T、ES6动辄三四十万,还搞换电,补能方便但成本高,销量自然上不去。再看小鹏G9,智驾强,性价比也行,但品牌力跟理想比,还是差点意思,“家庭用户认理想”这标签,已经刻进消费者DNA了。

同样都很高端,为何理想和问界的销量相差超万台?-有驾

所以你看,理想为啥能月销两万+?它不是哪一项技术最顶尖,而是把“家庭用户要啥”摸得门儿清:空间大、座椅舒服、用着简单、安全靠谱、续航无焦虑,样样都做到85分以上,没有短板。而问界呢?技术确实强,尤其是华为加持的智驾和生态,但产品定位有点摇摆,既想抓家庭,又想抢商务,结果两边都没吃透。Plus,价格策略的反复,也让部分消费者持币观望。

你说它俩都高端,可一个像是“上桌第一个动筷”的稳重大哥,走路摇头晃脑,人人夸;另一个像是“突然蹿红的网红”,热度高,但还得时间检验。理想是“真香”定律的践行者,问界是“潜力股”,但离“国民神车”还差一口气。

同样都很高端,为何理想和问界的销量相差超万台?-有驾

这样的两台车,一个稳扎稳打,一个技术冒尖,你会怎么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