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比亚迪的技术发布会越来越像一场中年男人的相亲。
以前是穿着西装,塞满公式,满脸堆笑地告诉你自己家有多少套房;现在呢,干脆脱了西装,撸起袖子,开始讲自己多懂女人的心。
只不过,等他终于准备好把真心话说出口的时候,发现对方早就戴着耳机刷短视频,压根没在听。
说白了,比亚迪这波,多少有点“后知后觉”的觉悟。
大家都说中国汽车行业现在卷得不行,有点像相亲市场:你家有房?
我家有两套。
你有智能大灯?
我能躺着开车。
你敢说你安全?
我直接给你上云辇C,看你敢不敢爆胎。
技术堆料堆到天花板,恨不得每个零件都打上“创新”两个字。
可比亚迪偏偏不按套路出牌——别人还在比谁电池大,谁充得快,他已经在卷发动机、卷AI、卷系统策略、卷到你怀疑人生。
我就纳闷了,按理说,技术强的人应该很骄傲才对,哪怕不至于像某些品牌那样天天上天入地、全家老小都出来拍视频,总也得整点噱头吧?
但比亚迪偏不,明明有个七合一、八合一的动力系统,轻描淡写一句“我们升级了”,像是在菜市场买了点葱回家,回头顺手搓个葱油饼,自己吃了也不告诉隔壁邻居。
难道说,技术领头羊都喜欢低调做人?
还是说,宣传预算全被创新研发给吃了?
其实,大家都知道,比亚迪每次发布会都能甩出一堆让人头皮发麻的黑科技——兆瓦闪充、电机三万转、千伏架构、易四方水平对置发动机、云辇系统、TBC爆胎稳定系统,仿佛每个工程师都兼任着科学家和脱口秀演员的双重身份。
看似讲的是物理,其实讲的是人生哲理: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智能才是最好的炫耀。
至于外观能不能再酷一点?
那不是工程师考虑的问题,那是皮尺部的锅。
现在的问题来了,你技术再牛,市面上的车主甚至销售都说不清楚你到底牛在哪。
你跟他说,咱这车能7分钟补能400公里,对方一脸懵逼,反手就问,“那请问附近有哪家桩能让我体验下?”你再掏出“兆瓦级闪充”四个大字,对方继续懵,心想:听着挺厉害,但我回家用220V插座也能充,就是慢点嘛。
你解释说这还只是“快充界的入门级”,真正的闪充站还在路上,对方更迷糊了:你这是卖车还是卖未来概念啊?
我现在买了,就TM等着看你几年后给我实现承诺?
比亚迪的技术有点像小时候家里藏在米缸底下的压岁钱,明明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保命钱,父母却一副“说出来就不灵了”的神秘表情。
等到邻居家孩子都买了新玩具,才想起来拿出来显摆两下,结果人家已经不稀罕了。
你说比亚迪憋不憋屈?
技术憋屈,宣传也憋屈,连自己的销售都可能搞不明白到底给客户省了多少油、多少电。
宣传部门要不就是太老实,要不就是太懒,要不就是还沉浸在“科技报国”的春秋大梦里,觉得只要牛逼到一定程度,全世界自然会为我鼓掌。
拜托,时代变了,现在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你不整点短视频、直播带货,谁知道你家巷子在哪?
你想啊,比亚迪现在的DM技术都写进清华教材了,牛不牛?
牛。
但你看那些在抖音上跳舞的车模,谁会告诉你这车省油到3.44L/100km,还是7合一动力域控制系统?
说白了,大家都在卷流量、卷噱头,只有比亚迪还在卷科技,然后一脸高冷地等别人来抄作业。
等到被问起来,才想起来开个技术交流会,把发动机、电控、硅钢片一拆到底,搞得像是理综实验考场现场,想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技术有压迫感”,结果全场观众只在乎你车模长得美不美,车门关上声音沉不沉,开出去能不能撩到妹。
你再看看比亚迪的营销节奏,连自己都能把自己整蒙圈。
比如车子上市半年,人家等着你讲讲黑科技、吹吹牛皮,你反倒一个没说清楚,等到销量不如预期了,才想起来需要“补课”。
等到仰望U9X刷了个全球超跑速度第一,纽北圈速进7分钟以内,团队这才想起来:哎呀,我们是不是该开个发布会庆祝一下?
结果等发布会开完,热搜都被别家买断了。
你说这像不像高考前一天才知道自己考场在哪?
有时候真怀疑,比亚迪到底是做车的,还是做科研的。
别人家宣传重点全在“堆料”——电池越大越显诚意,外观越骚越显豪华,配置越多越让人觉得物有所值。
比亚迪倒好,你要啥外观?
不好意思,我们工程师实在不懂审美,做了个“会过日子的车”,耐看不耐看无所谓,反正省油、省电、安全稳第一。
有网友说,比亚迪车主都是“懂生活的男人”,对这种说法我深表怀疑:现在都卷到连“会过日子”都成了核心竞争力,难怪别人都说中国男人越来越务实,连买车都能精打细算到极致。
说真的,比亚迪的黑科技多到让人怀疑人生。
你以为DM-i就是油电混动的终极形式,结果人家稍微升级一下,油耗就能干到3.44L,顺手再把EV版本也升级成八合一智能电驱系统,把油耗从备案的11.6L降到10.6L,连个水花都不带溅的。
你再看腾势搞出的210km/h鱼钩测试,云辇C、TBC标配上车,别人家得开发布会、刷热搜、请一堆网红带粉丝去赛道打卡,比亚迪就一句话:“哦,我们升级了,感兴趣自己去试试。”你说这要是换成别的品牌,估计能吹一年。
企业家想的和老百姓想的,永远不是一回事。
有人说,比亚迪如果真想挣钱,直接开个电池厂就够了,不用这么费劲做车,做发动机,搞AI。
为啥还要折腾汽车、对标国际、挑战极限、彰显科技强国?
最开始我是不信的,毕竟企业家嘴里的“科技报国”有时候跟“为人民服务”一样,听多了耳朵都起茧了。
但你现在再看,比亚迪确实像个理工男,明明可以走捷径,非要自虐式创新,把每一滴油榨干、每一度电掰成两瓣用,搞得自己像个节约型社会的活广告。
要不是亲眼看到宣传这么佛系,我都怀疑他们是不是觉得“炫耀”这个词太俗气。
有时候想,比亚迪做车像不像那些勤俭持家的父母,明明能挣钱去旅游,就是不舍得请导游,非要自己做攻略,结果走断了腿也不肯承认路线选错。
消费者就像那些被逼着旅游的孩子,嘴上说不想去,其实心里也想见见世面。
结果到了景点,导游说“这就是核心科技”,父母却说“你自己摸索吧”,最后搞得大家都一头雾水。
比亚迪的宣传就是这么迷之自信——我不吹牛,牛不牛你自己看。
当然,这种宣传佛系、技术硬核、营销拖后腿的操作,也算是中国汽车圈一股泥石流。
别家都在用力“堆料”,恨不得把每个零件都镀金,比亚迪却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理科高材生+节约奶奶”的结合体,连炒作都得带点技术流气息。
你要说他们没危机感吧,其实也不是,就是觉得“说多了没意思”,一切用数据说话。
至于消费者懂不懂,抱歉,没在乎过。
反正技术领先才是硬道理,至于你们是不是觉得炫,能不能每天都拿出去攀比,那都是浮云。
最后想说,比亚迪要是真想让全世界记住中国汽车的压迫感,恐怕得先学会怎么让自己的牛逼说得更直白点。
别老是等到行业都在讨论别家的时候,才突然跳出来补一刀,搞得像个“事后诸葛亮”。
你看现在车主都在说,汉L、唐L的好只有自己知道,销量数据却告诉你该好好补课了。
下次开发布会,记得别只拆发动机,也拆点“宣传套路”出来,让大家都能明白:原来黑科技的背后,不止有理工男的浪漫,还有点中国式的自信和荒诞。
毕竟,在这个“卷到天上去”的时代,你要是不主动张扬,分分钟就会被淹没在各种流量和噱头里。
至于技术是什么?
无非就是卖点大葱、炒点葱油饼。
可你要是不说,谁知道你家葱比别人家香?
牛逼不用吹,谁会知道你真的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