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车企陨落,中年男人最爱豪车,如今销量暴跌60万!

最近,很多细心的朋友可能都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马路上跑的三菱汽车,好像越来越少了。

想当年,这个品牌在国内可是响当当的存在,尤其是那款硬派越野车帕杰罗,被车友们亲切地称为“山猫”,是许多中年男士心中的梦想座驾,代表着一种征服自然、无所畏惧的精神。

还有那款经济实惠的欧蓝德,也曾是很多家庭的选择。

又一车企陨落,中年男人最爱豪车,如今销量暴跌60万!-有驾

可就是这样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汽车品牌,如今却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中国市场,甚至落得个工厂只卖一块钱的境地。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个曾经的王者,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

这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兴衰故事,更折射出我们整个汽车市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说三菱和中国的缘分,那可真是深了去了。

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它就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而它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早期发展,起到的作用可能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在那个我们自己造车技术还比较薄弱的年代,汽车最核心的部件——发动机,是我们的一个大短板。

就在这个时候,三菱带着它的发动机技术来了。

又一车企陨落,中年男人最爱豪车,如今销量暴跌60万!-有驾

1997年,沈阳航天三菱成立,这家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成了我们自主品牌汽车的“心脏供应中心”。

那时候,许多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国产品牌,在它们的第一代车型上,用的就是三菱的发动机。

在最鼎盛的时期,三菱发动机在国内的年销量一度高达80万台,可以说,是它在背后默默地“奶”大了半个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称它一句“国产车教父”其实并不为过。

除了提供核心技术,三菱自己造的车也同样能打。

1996年,它以技术合作的方式,把帕杰罗带到了中国。

这款车一经推出,立刻就树立了国内硬派越野车的标杆。

它强大的越野性能和可靠的发动机,让它在各种复杂路况下都如履平地,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当别的车都出现动力衰减的“高原反应”时,帕杰罗依然能保持强劲的动力输出。

当时的车主对这款车爱到了什么程度?

据说有车主的零件坏了,宁愿花上近千元去买昂贵的原装进口件,也不愿意用一百多块的替代品,足见其在车迷心中的地位。

又一车企陨落,中年男人最爱豪车,如今销量暴跌60万!-有驾

后来,三菱与广汽集团合作,于2012年成立了广汽三菱。

这次合作再次催生了一个爆款车型——欧蓝德。

凭借着在20万价位区间提供了四驱和七座布局的精准市场定位,欧蓝德迅速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了一款现象级的热销SUV。

2018年,广汽三菱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全年销量达到了惊人的14.4万辆,其中仅欧蓝德一款车就卖出了超过10万辆。

那时候,恐怕谁也想不到,这竟是它最后的辉煌。

盛极而衰的故事总是来得那么突然。

手握发动机技术和爆款整车两张王牌的三菱,为什么会在短短几年内就迅速崩盘了呢?

很多人都说,这是它自己不争气。

这话虽然听着有点刺耳,但确实道出了部分真相。

又一车企陨落,中年男人最爱豪车,如今销量暴跌60万!-有驾

首先,是技术上的固步自封。

那个曾经引领潮流的“发动机教父”,在后来的日子里似乎忘记了创新的重要性。

当我们的国产车企,像吉利、长城、奇瑞等,都在投入巨额资金埋头搞自主研发,发动机技术日新月异的时候,三菱却还在吃着老本。

结果就是,国产发动机在性能、油耗和成本上全面追赶甚至超越,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三菱发动机的销量也从80万台的巅峰一路狂跌到20万台。

其次,是产品上的傲慢与迟钝。

在欧蓝德之后,广汽三菱就再也没能推出一款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

旗下车型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其缓慢,内饰设计风格老旧,车机系统更是与时代脱节。

当下的中国消费者,早已习惯了科技感十足的大屏幕、智能化的语音交互和丰富的车载应用,而三菱提供的产品体验,仿佛还停留在十年之前。

更致命的是,当中国汽车市场全面拥抱新能源浪潮时,三菱的高层却表现出了令人费解的迟钝,甚至有高管公开表示不会为了迎合中国市场而做出改变。

又一车企陨落,中年男人最爱豪车,如今销量暴跌60万!-有驾

这种对市场趋势的误判,无异于自断经脉。

虽然它在2022年也象征性地推出了一款纯电车阿图柯,但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市场上,这款产品毫无水花,为时已晚。

于是,断崖式的下跌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从2019年到2022年,广汽三菱的销量从13.3万辆锐减至3.36万辆。

到了2023年,情况进一步恶化,全年销量仅剩1.2万台,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不足5%,公司还背负着超过56亿元的巨额负债。

最终,在2023年10月,三菱正式宣布退出在中国的整车生产业务,那个曾创造过辉煌的长沙工厂,最后以1元钱的象征性价格,连同其债务一起转让给了广汽埃安。

紧接着,连最后的发动机合资业务也宣告终止。

至此,三菱在中国汽车市场五十多年的耕耘,画上了一个令人唏嘘的句号。

三菱的退场,并非一个孤立事件。

又一车企陨落,中年男人最爱豪车,如今销量暴跌60万!-有驾

它的背后,是整个中国汽车市场格局的深刻变革。

这场变革的核心,就是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和新能源汽车的颠覆性冲击。

就在几年前的2020年,合资品牌还能占据中国汽车市场六成以上的份额,是绝对的主导者。

而仅仅过了不到五年,情况就发生了逆转,如今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已经变成了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

推动这一历史性转变的最大动力,源于新能源赛道的开辟。

2018年,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市场渗透率还只有5%左右,而到了2024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50%。

这意味着,现在每卖出两台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车。

在这条全新的赛道上,传统的燃油车巨头们所积累的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优势被大大削弱,而我们的自主品牌,特别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势力,凭借在电池、电机、电控以及智能化领域的先发优势,迅速掌握了话语权。

它们用更前卫的设计、更智能的体验和更经济的用车成本,对传统合资燃油车形成了全面的竞争优势。

三菱的失败,正是在于它没能跟上这场能源和技术革命的步伐。

它的故事也给所有还沉浸在过去辉煌中的合资品牌敲响了警钟:中国的市场已经变了,消费者也变了,如果不能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求变,那么下一个被淘汰的,可能就是自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