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先锋霸榜,燃油老将退守——9月第三周轿车销量暗流涌动
市场从未停止呼吸。
心跳加速。
2025年9月第三周,国内轿车终端销量榜单再次刷新。前五十名车型合计销量达18.7万辆,较上周增长11.7%。十二款车型销量突破5000辆,两款突破万辆。但数字背后,战局早已改写。
宏光MINIEV以12399辆的周销量蝉联冠军——这是它连续第三周稳坐榜首。吉利星愿以11573辆紧随其后,秦PLUS则以9240辆守住第三。新能源阵营,已彻底包揽前四。
而燃油车的阵地,正传来裂响。
01 新能源阵营:断层领先与格局洗牌
冠军之位无悬念。
宏光MINIEV的冠军地位稳固。
但真正的变革在第二梯队。
海豹06新能源以6885辆反超轩逸,跃居第四。其姊妹车型秦L销量6070辆,排名第六。比亚迪虽未登顶,但双车战略显效。秦PLUS距“万辆俱乐部”仅一步之遥。
特斯拉Model 3本周销量6062辆,反超小米SU7升至第七。小米SU7则以5346辆退居第十。交锋短暂,却意味深长。
中大型轿车市场,新能源势力同样突进。小米SU7以5346辆位居该细分市场榜首,远超传统豪华车型。奥迪A6L、奔驰E级、宝马5系虽紧随其后,但销量均在2000-3500辆区间。风云A9L、银河星耀8等新面孔亦闯入前十。格局,正在重塑。
02 燃油车阵地:轩逸独撑,国产边缘化
燃油轿车的天空,只剩一颗亮星。
日产轩逸以6481辆稳居燃油车榜首,总榜第五。它像一座孤岛。
速腾与凯美瑞销量均超5000辆,分列总榜第九和第十二。但朗逸后劲不足,销量4954辆,跌至总榜第十三。帕萨特、迈腾分别以4465辆和3784辆,位列第十五和第十七。德系与日系的对抗,仍是市场主旋律。但旋律已变调。
国产品牌在燃油市场突围艰难。长安逸动以3601辆成为燃油榜前十中唯一的国产车。艾瑞泽8与红旗H5销量均超3000辆,却双双跌出前十。吉利星瑞排名滑落至十五名开外。帝豪、长安UNI-V甚至未进前二十。
曾经的王者,正在谢幕。
卡罗拉本周销量仅1088辆,跌至第25位。思域、伊兰特不足千辆。雷凌更是低至452辆,与昔日辉煌相去甚远。燃油轿车市场,消费者偏好已彻底变迁。
03 中高端市场:比亚迪的困局与对手的崛起
比亚迪汉的排名,令人扼腕。
仅列第45位,销量1500余辆。回想2022年,汉曾连续四月月销破三万,创下国产中高端轿车纪录。如今,汉、唐家族8月销量均未破万。为何?
对手太“不讲武德”。
吉利银河星耀8起售价仅12.58万元,尺寸却全面超越汉。奇瑞风云A9L未上市即获五万订单。它们以“高质优价”重新定义规则。
比亚迪自身亦有隐忧。
“龙颜”设计多年未变,审美疲劳渐生。智驾系统被指“上下不讨好”。DM-i车型纯电续航竞争力减弱。降价策略虽短期刺激销量,却无形伤害了汉、唐作为中高端IP的品牌调性。
市场是冰冷的。它绝不会对任何人网开一面。
04 结构性变革:谁在崛起,谁在沉没
深层次变革,早已开始。
吉利星愿上市221天交付即破20万辆,成为全品类纯电车型最快达成者。平均每97秒就售出一辆。它凭借GEA架构、神盾电池等创新技术,重新定义A0级纯电车价值标准。
豪华品牌内部也在分化。
宝马3系与奥迪A6L销量均在3400辆左右,竞争胶着。但奔驰C级与E级出现下滑。消费者对豪华品牌的价格敏感度持续上升。
边缘化趋势加剧。
沃尔沃S90、红旗H9、奥迪A7L周销量不足300辆。岚图追光、极狐阿尔法S等新能源车型销量更仅为百辆乃至个位数。市场份额,正加速向头部集中。
结语:未来属于适应者
9月第三周的销量榜,是一面镜子。
它照出电动化的不可逆。
也照出燃油车市场的深刻重构。
宏光MINIEV的卫冕、星愿的紧追、轩逸的独守、汉的跌落……每一个数据点,都是消费者用钱包投下的选票。它们共同诉说一个事实:产品力、设计、智能体验与定价策略的全面均衡,已成为胜败关键。
变革不会停止。
只会更快。
下一周,榜单又会讲述怎样的故事?
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