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第4周新势力:鸿蒙智行1.2万台,小米汽车7500台!

155.7%的恐怖增速、连续4个月蝉联销冠、22万辆的半年成绩单,当零跑以这三组数据碾压所有对手时,中国新势力车企的“铁王座”彻底易主了。

你发现了吗? 曾经被戏称为“小理想”的零跑,今年直接把理想从冠军宝座上拽了下来。 上半年零跑卖出22.17万辆车,鸿蒙智行20.47万辆排第二,而昔日王者理想则以20.39万辆退居第三。 曾经“蔚小理”三强格局,如今被彻底改写。

7月第4周新势力:鸿蒙智行1.2万台,小米汽车7500台!-有驾

更惊人的是零跑的增速:155.7%! 这数字放在任何一个行业都堪称炸裂。 它的秘密武器是15万级的C10和C11,尤其是C10,一款车就占了总销量的65%。 无框车门、城市NOA智能驾驶、800V超充平台,这些本该出现在30万级车上的配置,被零跑硬塞进了15万价位。

零跑董事长朱江明毫不掩饰野心,他说下半年要月销破5万辆。 7月刚上市的B01新车,直接把价格压到10.58万起,预售72小时订单就冲过1万台。 这架势,分明是要把10万级市场也吞下。

鸿蒙智行看似稳坐第二,实则暗藏隐忧。 问界系列扛起了80%的销量,但6月单月5.27万辆的成绩里,M9一款车就占了53%。 这种押注单一爆款的模式,一旦遭遇竞品狙击,风险可想而知。

鸿蒙智行今年100万辆的目标,上半年只完成了20.5%。 要填平这个缺口,下半年每月得卖13万辆,比现在翻一倍还多。 压力全压在了问界新M7和即将上市的尊界S800身上。

7月第4周新势力:鸿蒙智行1.2万台,小米汽车7500台!-有驾

理想汽车的增速放缓最令人意外。 7.9%的同比增长,在新势力普遍30%以上增速的背景下格外扎眼。 问题出在纯电车型:首款纯电MPV MEGA上半年只交付1.2万辆,远未达预期。 而主力L系列销量同比跌了18%,占总销量比重从92%缩水到68%。

李想终于坐不住了,宣布下半年连推两款纯电SUV。 7月发布的i8和9月上市的i6,成了理想翻盘的唯一希望。

小鹏倒是闷声发财。 上半年19.72万辆的销量,不仅超过去年全年,更完成年度目标的51.9%,是新势力中唯一进度过半的玩家。 改款G7功不可没,这款搭载XNGP 3.0智能驾驶系统的SUV,上市后月销稳在3万辆以上。

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小鹏的智能驾驶系统用户渗透率高达78%。 开着小鹏上高架桥,系统自动切换车道、超车变道,这种体验正在成为小鹏车主的日常。

小米汽车用实力证明自己不是“玩票”。 SU7单一车型上半年卖出15.74万辆,6月新上市的SUV车型YU7更夸张:18小时锁单24万辆! 不过一期工厂月产能只有2-3万辆,粉丝们想提车得做好等40周以上的心理准备。

7月第4周新势力:鸿蒙智行1.2万台,小米汽车7500台!-有驾

蔚来多品牌战略效果未达预期。 蔚来主品牌、乐道、萤火虫三大品牌上半年合计销量11.4万辆,目标完成率仅28.5%。 被寄予厚望的乐道L90拖到7月才开始预售,错失上半年黄金期。

岚图成了传统车企转型的亮点。 56128辆的半年销量虽然绝对值不高,但85%的增速足够亮眼。 旗舰MPV梦想家在35万以上高端市场,每卖出3台就有1台是它。

价格战从未如此惨烈。 行业平均终端优惠幅度达到12%,部分车型实际成交价比指导价低了15-20万。 零跑C10上市即降价2万,小鹏G7搞出“旧车置换补1.5万+金融贴息1万”组合拳。

成本压力同样惊人。 碳酸锂价格半年涨了70%,芯片短缺导致电子元件涨价,头部车企电池成本同比上升8%。 蔚来毛利率已从18.1%降至14.3%,盈利空间被持续压缩。

7月第4周新势力:鸿蒙智行1.2万台,小米汽车7500台!-有驾

政策变化带来新变数。 7月10日实施的新能源补贴新政,彻底取消延续八年的报废置换门槛,转向“技术达标”导向。 搭载L3级以上智能驾驶系统的车,现在能拿1.5-3万元补贴;用全固态电池的车型额外补1-2万。

华为ADS 4.0系统借势猛攻,城市领航功能覆盖全国341个城市,障碍物识别率98%;比亚迪DiPilot 5.0更狠,暴雨逆光等极端场景接管成功率99.2%,还首创“责任保险”,只要系统激活期出事,车企全赔。

出海成了头部玩家的新战场。 零跑借助Stellantis集团渠道,上半年出口量冲上新势力榜首,在德国市占率突破1%;小鹏把右舵版X9发往泰国,在印尼启动本地化生产;岚图进军北欧,蔚来布局中东。

奇瑞蝉联中国品牌出口冠军,上半年54.8万辆的出口量意味着:每29秒就有一辆奇瑞车驶出国门,每5辆出口的中国车里就有1辆贴着奇瑞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