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摩托车圈里,有一件事让不少车友议论纷纷,那就是很多人心里都藏着一个“改装梦”。
看着网上那些经过精心改装、风格独特的摩托车,尤其是那种看起来充满野性、能走烂路的“攀爬”风格摩托,谁能不心动呢?
可心动归心动,现实问题却摆在眼前:自己动手改了车,虽然帅是帅了,但上路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万一哪天遇到交警检查,一张“非法改装”的通知单下来,不仅要罚款,还得费时费力把车恢复原状,之前花的心思和钱都打了水漂。
这种想玩又怕被罚的矛盾心情,成了许多摩托车爱好者的一块心病。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厂家直接生产一台出厂就是“改装范儿”的摩托车,让我们能光明正大、合法合规地享受这种乐趣呢?
这个听起来有点像奢望的想法,如今真的被本田变成了现实。
五羊-本田最近放出消息,即将推出一款名为25款CGX150的攀爬版摩托车。
这台车最大的亮点,就是把大家心心念念的那些攀爬改装件,全部变成了原厂标配。
这意味着,你买到手的车,本身就是一副硬派越野的模样,所有证件手续齐全,可以正常上牌、正常年检、正常上路,彻底解决了“改装”与“合规”之间的根本矛盾。
对于广大入门级玩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其实,这台车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厂家经过深思熟虑和市场调研后的一次精准出击。
早在去年五羊-本田发布普通版CGX150的时候,就在发布会现场的一个角落,低调地展示了一台攀爬风格的概念车。
当时那台概念车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但它独特的造型,比如高高的挡泥板、带有颗粒花纹的轮胎和加高的车把,立刻吸引了在场许多媒体和车友的注意。
不少人当场就围着工作人员打听,这台概念车是否会量产,什么时候能买到。
厂家的这一举动,实际上是在向市场释放一个信号,试探大家对于这种风格车型的接受度和热情。
从后来的反响看,市场的反馈非常积极。
所以,当普通版CGX150上市后不久,攀爬版的专利申报图就在网络上被曝光,这其实是厂家顺应民意、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结果,也体现了这些国际大品牌对中国消费市场越来越重视,愿意倾听消费者的声音。
那么,我们来具体看看,这台号称“原厂即改装”的CGX150攀爬版,到底在哪些地方下了功夫,又是如何解决我们普通玩家的实际痛点的。
首先,在动力方面,它沿用了那台成熟可靠的150cc风冷发动机,最大功率为8.8千瓦,最大扭矩为12.5牛·米。
单看数据,这个动力水平在同级别中并不算非常突出,可能一些追求速度与激情的朋友会觉得不够用。
但是,我们必须明确这台车的定位,它不是一台用来在赛道上拼极速的跑车,而是一台主打入门级玩乐和轻度越野的车型。
对于这个用途来说,这台发动机的特性反而非常合适。
它的动力输出平顺,低转速时的扭力表现不错,这意味着在城市里走走停停,或者在乡间小路上慢速通过时,车辆更容易控制,不容易熄火,对新手驾驶者非常友好。
周末骑着它去跑跑山、走走非铺装路面,这个动力是完全足够应付的。
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它在行走系统和车身配置上的全面升级。
它配备了前后17英寸的轮圈,但轮胎换成了抓地力更强的全地形“菠萝胎”。
这种轮胎的胎纹更深、更粗犷,在泥地、沙地等非铺装路面上的附着力远胜于普通街车的公路胎。
更关键的是,它采用了真空辐条轮。
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配置,通常只在更高级别的拉力车或ADV车型上才能见到。
传统的辐条轮虽然韧性好,能吸收更多冲击,但需要安装内胎,一旦被扎破,在野外换胎补胎非常麻烦。
而CGX150攀爬版用的这种真空辐条轮,既保留了辐条轮的坚固耐用,又实现了真空胎的便利性。
万一轮胎扎了钉子,只需要用一根补胎胶条就能快速补好,省去了拆卸轮子和扒胎的繁琐步骤,大大提升了在户外玩乐的可靠性和便利性。
在安全性方面,它配备了前后碟刹系统,并且前轮加入了单通道ABS防抱死系统,虽然刹车卡钳是基础的单活塞,但对于这个级别的车重和动力来说,制动效果是足够的,ABS的加入也为日常公路骑行增加了一份重要的安全保障。
在骑行舒适度和细节设计上,这台攀爬版也针对普通版的一些槽点进行了优化。
之前普通版的CGX150因为骑行姿势比较低趴,长时间骑行容易导致腰部疲劳。
这次,攀爬版直接换上了加高加宽的越野式车把,使得驾驶者的坐姿变得更加直立和舒展,不仅视野更好,长途骑行的疲劳感也大大降低。
同时,这种车把也更便于在非铺装路面上进行站立骑行,从而获得更好的车身控制。
此外,像高位前挡泥板、带有金属保护网的前大灯、小巧的风挡以及发动机下方的金属护板,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攀爬风格元素。
这些部件如果自己后期加装,不仅要花费不少钱去寻找匹配的零件,更要承担非法改装的风险。
现在厂家一步到位全部配齐,省钱又省心。
特别是那块发动机护板,在通过碎石路面时,能有效保护脆弱的发动机油底壳不被石块磕碰,给人满满的安全感。
排气管也改成了高高翘起的侧方高位设计,这不仅让整车看起来更具野性,更重要的实际意义是提升了车辆的离地间隙,从而增强了通过坑洼和涉水路段的能力。
厂家还细心地在排气管前段缠绕了隔热布,在中后段也加装了防烫罩,有效避免了夏天骑行时腿部被烫伤的风险,这些细节都体现了设计的用心。
当然,作为一台入门级车型,受限于成本和平台,这台车也存在一些可以理解的妥协。
比如,它的车架依然是普通版的单摇篮式车架,对于日常骑行和轻度越野来说足够,但如果想进行飞坡跳跃等高强度越野活动,车架的刚性可能会略显不足。
其次,它采用了单人坐垫的设计,并且取消了后座乘客的脚踏,这明确告诉我们,它是一台纯粹的个人玩具,不具备带人出行的功能。
最后,它的前后悬挂系统虽然经过调校,但减震行程并没有像专业越野车那样大幅加长,这意味着它能轻松应对一般的烂路,但面对真正极限的越野路况时,悬挂的表现可能会达到极限。
综合来看,这台五羊-本田CGX150攀爬版,它的定位非常清晰,就是为那些预算有限、不想在改装上花费过多精力、但又十分向往攀爬风格和轻度越野乐趣的入门级玩家量身打造的。
它就像一份精心搭配好的“套餐”,把所有必要的元素都准备好了,让消费者可以“开箱即食”,省去了自己摸索、试错和担惊受怕的过程。
它极大地降低了玩车的门槛,让合规玩车、个性玩车不再是一道难题,这对于培育和发展国内健康的摩托车文化,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