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下旬,蔚来突然大幅降价,老车主瞬间炸了锅,品牌承诺和用户信任像是被当场撕碎,理想和问界在一边虎视眈眈,新能源圈的气氛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新款ES8上市,起售价直接从老款的52.8万降到41.68万,降幅很猛,电池包、升级服务也全线下调,降价涉及面很广,蔚来这次是真下狠手了,订单量瞬间爆发,单小时就超过上月乐道L90的总量,这种刺激,市场是很给面子的。
8月19日,蔚来又宣布100度长续航电池包降价,原价12.8万,现价10.8万,连升级服务都跟着降价,车价直接便宜了2万,这波操作在社交平台引来大量围观,话题直接冲上热搜,不少老车主的心态彻底崩了。
一位2025年初入手ES8的车主发帖,说8个月亏了17万,贬值速度让人怀疑人生,燃油车时代压根不敢想这种事,很多人留言表示共鸣,资产缩水带来的落差感比车本身的性能还真实,蔚来的“高端不降价”理念此刻像个笑话。
王先生买了ET5旅行版,35.8万刚落地,结果同配置现在33.8万就能提车,他说当时选蔚来就是信了“不降价”这句话,现在感觉被背刺了,用户企业、承诺、情怀,这些词一下子都变得苍白,官方承诺和现实的落差摆在眼前,谁也说不出什么道理。
时间往前推,2021年李斌在二手车业务发布会上亲口说过“不降价”,2025年5月还强调“高端品牌不降价”,三个月后就亲自打破承诺,车主们的愤怒和无助很难被简单化解,这不是简单的价格波动,而是信任本身的坍塌。
蔚来为啥要冒着舆论风险大幅降价,背后是持续亏损和市场压力的双重夹击,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68.91亿,同比扩大30%以上,累计亏损已经突破1000亿,李斌自己也坦言,公司今年的目标就是盈利,能少亏点都算胜利,对80万用户负责任,话里话外透着无奈。
2025年7月,蔚来汽车销量2.1万辆,主品牌交付1.27万辆,乐道5976辆,萤火虫2366辆,对比理想L系列月均2.5万,问界M系列半年15万,BBA电动化也加速降价,蔚来在价格区间被死死卡住,不降价就只能看着份额流失,这种市场环境下,定价权早就不在企业自己手里。
内部也有压力,乐道L90定价26.58万,如果主品牌还死守高价,会直接跟自家品牌打起来,内部价格冲突逼着蔚来必须调整,秦力洪也说了,新ES8成本比老款低很多,当前价格还有毛利空间,降价其实是企业自保的极限动作。
说白了,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李斌在沟通会上被问到老用户利益时,坦率承认没法照顾到每个人,只能做对整体最合理的选择,这种表态有人认同,也有人接受不了,郑州的赵女士买的是ES6,虽然没直接受影响,但也能理解蔚来的难处,怕公司倒了,售后和换电服务都没了,损失更大。
蔚来给出的补偿办法是2025年1月1日到8月18日交付的用户送2万元焕新礼金券,只能下次换购蔚来车时抵用,很多车主觉得杯水车薪,实际用处不大,亏了十几万,补偿2万,还得再买新车才用得上,这种补偿方案,用户的认同感几乎没有。
有车主表示,刚买8个月亏了17万,根本不可能再换新车,这2万礼金券对他来说没有意义,联系客服也没有得到满意答复,维权无门只能自认倒霉,这种无力感在用户群体里蔓延,很难靠一两句安慰或者一次补偿解决。
外部环境也很棘手,2025年以来国家在整治汽车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4月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6月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7月《价格法修正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工信部也把“综合整治内卷竞争”列为工业稳增长重点,政策风向很明确,就是要控制价格战。
2025年7月只有17款车型降价,和2024年同期“百款降价”相比收敛很多,大部分车企主动停降保障利润,蔚来这个时候大幅调价,确实和政策风向有点对着干,业内讨论也很激烈,合规性问题成了悬而未决的话题,企业生存和政策要求的矛盾摆在了台面上。
有分析师说,蔚来降价不算无底线内卷,更多是被生存压力逼出来的,政策整治的是低价倾销,而蔚来降价后还有毛利,豪华新能源市场本来竞争就激烈,不降价就可能被淘汰,这种说法虽然理性,但放在用户角度,情感损失是真实存在的。
这次降价还让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保值率产生担忧,张先生说,以前买燃油车三年亏几万,现在新能源半年亏十几万,买车变成了高风险投资,很多人观望情绪加重,蔚来的品牌影响力也被打了折扣,市场信心需要时间修复。
李斌在沟通会上说,2025年是用户从纯电技术获得体验收益大于加电不便的拐点,可换电纯电大三排SUV是终极选择,这种判断有一定道理,但对老车主来说,资产缩水、信任受损是眼下最直接的痛感,企业发展和用户利益怎么平衡,是蔚来必须面对的难题。
王先生说,他当初是信了品牌和服务才买的蔚来,现在只希望企业能真正考虑用户感受,而不是只说“活下去”,这种声音在用户群体里越来越多,蔚来如果不能给出更有诚意的补偿和沟通,品牌信任危机很难自行消散。
这场降价风波到底会把蔚来带向哪里,新能源市场的剧烈波动、政策监管的收紧、消费者信心的摇摆,每一步都充满变数,老车主的愤怒,企业的无奈,行业的压力,谁都在赌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没人敢轻易下结论。
市场的残酷和政策的博弈,还会继续上演,蔚来能不能撑住,还能不能赢回用户的心,2025年的下半年,答案悬而未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