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秦L:免费新功能来袭,这次真不玩虚的!

国产新能源市场现状

比亚迪秦L:免费新功能来袭,这次真不玩虚的!-有驾

如今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是百家争鸣,热闹非凡。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赛道上,众多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但发展态势却参差不齐。像比亚迪、蔚来、小鹏这些品牌,凭借着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优化的产品体验,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收获了消费者的信赖,销量也是节节攀升。就拿比亚迪来说,2024 年全年销量达到 427 万辆,同比增长 41.26% ,这样的成绩相当耀眼,足以证明其实力和市场认可度。

然而,市场中也不乏一些 “浑水摸鱼” 的品牌,自身技术储备不足,产品质量不过关,售后服务也跟不上,不仅让消费者对其失去信心,更是给整个国产新能源汽车行业抹黑。比如创维汽车,在资金和技术上都存在短板,甚至在碰撞测试中拿到了史上最低分,销量更是惨不忍睹,这样的品牌,消费者避之不及也实属正常。还有合创汽车,同样是资金、销量、技术都拿不出手,负面消息不断,让人很难对其产生信任。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比亚迪始终坚守初心,坚决把产品和技术做好,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这不,比亚迪向秦 L 车主免费推送了一大波新功能,这一操作又一次展现了其作为行业领军者的实力与担当,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车企对用户满满的诚意。

比亚迪 OTA 升级大动作

就在不久前,比亚迪开启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天神之眼 OTA 升级 ,这可是天神之眼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智驾 OTA,旗下比亚迪、方程豹、腾势、仰望四大品牌都将从中受益。此次升级全面覆盖了泊车、行车、安全三大板块,涉及十余项功能的优化与新增,堪称一场汽车智能领域的革新盛宴。

在这次升级中,秦 L 系列车型无疑是焦点中的焦点。秦 L DM-i 智驾版和秦 L EV 全系标配天神之眼 C,各自都将迎来近 20 项升级,涵盖智驾和智舱两大方面。这近 20 项的升级,就像是给秦 L 车型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智能力量 ,从日常驾驶的便利性,到智能座舱的交互体验,都将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秦 L 新功能亮点逐个看

(一)窄车位自动收后视镜

在城市中停车,狭窄车位绝对是众多车主的 “心头大患”。想象一下,你好不容易在商场地下车库找到了一个车位,可当你准备停车时却发现,这个车位宽度仅比车身多那么十几二十厘米,传统智能泊车系统面对这样的极限车位,常常因为后视镜有剐蹭风险而 “打退堂鼓”,车主只能硬着头皮手动停车,在狭小的空间里反复调整,紧张得手心直冒汗,好不容易停进去了,还可能面临车门打不开,只能侧身挤出去的尴尬局面 。

不过现在,秦 L 的车主再也不用为此烦恼了。因为秦 L 新增的 “窄车位自动收后视镜” 功能,简直就是狭窄车位的 “克星”。它通过毫米波雷达与视觉融合算法,能够实时监测车位宽度 。当系统判定车位狭窄时,在泊车过程中就会自动触发后视镜电动折叠,使车身有效宽度缩减约 15 厘米。这样一来,原本无法泊入的狭窄车位,现在也能轻松搞定。实测数据显示,该功能可使原本无法泊入的狭窄车位成功率从 32% 提升至 89% ,极大地提升了停车的便利性和成功率,让停车变得更加轻松、从容。

(二)车头泊入 & 车尾泊出

周末和家人一起去商场购物,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车位,可停好车后却发现,车尾紧紧地贴在墙壁上,后备箱根本打不开,想要拿取物品,只能费劲地侧身钻进车里,别提多不方便了。相信很多车主都遇到过这样的糟心事。

如今,秦 L 新增的 “车头泊入 & 车尾泊出” 功能,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这项功能重新定义了泊车逻辑,它采用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技术,在车头泊入时,通过前向摄像头与超声波雷达精准识别墙根距离,自动规划最优路径;泊出时则通过环视摄像头与轮速传感器实现厘米级定位,确保车尾与墙体保持安全距离 。用户只需按下方向盘上的 “智能泊车” 键,车辆就能在 2 分钟内完成从车头泊入到车尾泊出的全流程,较传统倒车入库效率提升 60% 。有了这项功能,以后再去商场停车,就可以轻松实现车头泊入,取放物品更加便捷,出库时也能潇洒地车尾先出,既方便又高效,不得不说,比亚迪这次真的是太懂用户的需求了 。

(三)偏置泊车

在现实生活中,停车场景可谓是复杂多样,有时候我们会遇到邻车压线停放、车位旁有消防栓或者立柱等情况,这时候,如果按照传统智能泊车默认的居中停车方式,很可能会导致我们自己的车门无法正常开启,让人十分头疼。

秦 L 新增的 “偏置泊车” 功能,就像是一场及时雨,解决了这一困扰众多车主的难题。它打破了 “居中停车” 的刻板模式,允许用户通过中控屏自主选择偏左、偏右或居中停车 。其核心在于高精度地图与实时建图技术的结合,系统通过激光雷达扫描车位边界,结合车辆尺寸参数生成三维空间模型,再根据用户选择动态调整停车轨迹 。比如,当车位左侧有消防栓时,选择 “偏右停车”,就可以使车门开启空间增加 40 厘米,彻底解决 “开门难” 问题。而且,系统还能智能识别周边障碍物分布,建议最优偏置方案,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手动微调,实现厘米级精准泊车,真正做到了让停车更加灵活、自由,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停车需求。

智能泊车安全兜底承诺

在智能泊车领域,比亚迪不仅带来了功能上的创新,更是做出了一项具有行业开创性的承诺 —— 智能泊车安全兜底。根据国际通用的分级标准,L4 级可简单理解为在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 “脱手脱眼脱脑”,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 。比亚迪天神之眼的智能泊车辅助功能可以做到 “脱手脱眼脱脑”,并承诺在中国市场,对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这一承诺,彻底划清了智能泊车场景下的责任界限 。当用户使用天神之眼智能泊车辅助时,若发生安全事件或依法应由车辆承担的损失,无需启动繁琐的保险流程,直接联系比亚迪售后即可解决。这不仅大大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更避免了因出险导致次年保费上涨的困扰,实实在在地为用户考虑,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对比业内普遍情况,目前大多数品牌在泊车场景的智驾水平仅达到 L2 级 ,在责任承担方面,品牌通常不承担赔付责任,用户只能走商业险或购买额外智驾险来降低风险。少数提供补偿的品牌,也大多设定了赔偿上限,而且在理赔条件和流程上也较为苛刻。比如小鹏汽车推出的 “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保费为 239 元 / 年,最高赔付金额为 100 万元,还需满足一系列前提条件 ;鸿蒙智行的 “智驾无忧服务权益” 保障金额至高 500 万元,但权益有效期仅为 12 个月 。

而比亚迪此次打破常规,承诺兜底范围包括维修和补偿,且不设上限、不限首任车主、不影响来年保费。无论是新车车主还是二手车买家,都能同等享受这一权益,真正做到了让智能泊车的安全保障惠及每一位用户。这一举措,不仅是比亚迪对自身技术实力的自信展现,更是对用户高度负责的态度体现,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推动了智能驾驶技术在安全保障方面的发展。

比亚迪的技术实力支撑

比亚迪之所以能够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果,背后离不开其强大的技术实力支撑 。

在研发团队方面,比亚迪拥有一支规模庞大且专业的智能驾驶研发团队,智驾专属工程师超 5000 人,占比亚迪 11 万研发人员总量的 4.5% ,其中 1000 人专注算法与硬件开发,3000 人负责软件工程(含系统集成与测试) 。而且,比亚迪在 2025 年计划投入 1000 亿元加码智能化研发,团队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这样一支高素质、大规模的研发团队,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他们凭借着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不断攻克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难题 。

在数据资源上,比亚迪构建了中国最大的智能驾驶辅助车云数据库,累计覆盖超 440 万辆 L2 及以上智驾车辆,日均生成 3000 万公里智驾数据,相当于特斯拉全球车队数据量的 1.8 倍 。这些海量数据覆盖了城市拥堵、高速巡航、乡村道路、极端天气等全场景,尤其在非标道路和长尾场景中积累了超 30 万高价值案例。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比亚迪能够不断优化智驾算法,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比如,基于端到端大模型,比亚迪将 AEB 响应时间缩短至 0.1 秒,紧急避障成功率提升至 98.3%,高速 NOA 接管频次低至 0.8 次 / 千公里,显著优于行业均值 2 次 / 千公里 。

此外,比亚迪实现了软硬件全栈自研,从感知硬件(如天神之眼三目摄像头、激光雷达)到域控芯片、决策算法,全线自主研发 。这种全栈自研的优势不仅避免了技术 “卡脖子” 的风险,还使得比亚迪能够根据自身的技术规划和市场需求,快速进行技术迭代和优化 。数据闭环让算法升级周期缩短了 50%,例如代客泊车成功率就从 92% 提升至 99% 。而且,比亚迪依托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体系,带动了产业链协同发展 。凭借全球最大新能源车产能,比亚迪带动了像速腾聚创(激光雷达)、地平线(芯片)等供应商成本下降 30% ,智驾车型单月销量达 21.3 万辆 ,渗透率 71% ,摊薄了单套系统研发成本,让智能驾驶技术能够更快地普及到更多车型上 。

未来展望

比亚迪向秦 L 车主免费推送新功能这一举措,意义深远。它不仅提升了秦 L 车主的用车体验,增强了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更是比亚迪 “技术平权” 理念的生动实践,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高端智能驾驶技术带来的便利。

展望未来,相信比亚迪会继续秉持这一理念,不断在技术上进行创新和突破,将更多高端功能下放到平民级车型上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比亚迪的车型会拥有更加智能的驾驶辅助系统,能够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让出行变得更加轻松、安全;智能座舱也将更加人性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与车主的深度交互,为车主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

比亚迪的发展,不仅会让消费者受益,也将推动整个国产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进步。期待比亚迪在未来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让我们一起见证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与辉煌 。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