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理性的年轻人,正在把新能源车开成“生活插件”

夏天太热,办公室太吵,家里孩子太闹,年轻人发现新能源车成了“第三空间”!这不,糖糖、乐兮、李敏等年轻人纷纷把车变成移动办公室,午休、开会、谈客户,甚至发呆都在车里搞定。空调随便开,Wi-Fi够快,座椅放平就是床,比咖啡馆还安静,比共享工位还私密,关键是还能省下咖啡钱!

糖糖在嘉兴海宁,午休时同事们都“集体消失”,她才发现大家都在车里享受清凉和安静,工作效率翻倍。乐兮中午在车里吃午饭、回邮件,还能小憩一会,下午更有精神。李敏在成都高新区,打卡后先回车里开视频会,整理报告,这种“半隐身”状态反而更高效。

越来越理性的年轻人,正在把新能源车开成“生活插件”-有驾

新能源车成了年轻人的“城市逃生舱”,比咖啡馆安静,比共享工位私密,还能关窗静音,调成自己喜欢的灯光温度。副驾刷资料、后排剪视频、中控上演示PPT,甚至提前冰一瓶水,等客户上车谈合作时递过去,简直不要太方便!

年轻人不是非要在车里办公,而是实在没地方好好待一会儿。写字楼工位挤得转不开身,家里有娃的根本没法干活,咖啡馆吵得脑仁疼。新能源车碰巧补上了这个窟窿,关上门就是私人领地,午休两小时能当钟点房使。

越来越理性的年轻人,正在把新能源车开成“生活插件”-有驾

更关键的是私人空间自由,关上车门不用假笑应付同事,拉上窗帘能躺平发呆半小时。西安宝妈每天在补习班楼下停车处理工作,比躲家里厕所回邮件体面多了。

这种“车里坐一会儿”的简单需求,在不同城市、不同职业里,竟然有惊人的相似性。杭州事业单位中层Itzhak,下班就进地库开车回家,在地库里冥想,放空脑子。杭州新媒体工作者“进击的小胖妹”,堵车时在车上录播客、听广告、改方案,甚至下班后在小区楼下坐着发呆,那半小时,还算是自己的。

越来越理性的年轻人,正在把新能源车开成“生活插件”-有驾

年轻人对空间的理解变了,车不再是从A到B的工具,而是能喘气的第三空间。当城市把年轻人挤进地铁鸽子笼和共享工位,六平米铁皮盒子反倒成了可控的避难所。只是不知道城市规划者看到停车场变集体办公室时,会不会想想城市到底缺了什么。

#每日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