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斯巴鲁森林人2.5L新设计7月18日上市在即
小区门口的老张前两天还念叨,说他那台老森林人跑了十年,除了换刹车片和轮胎,基本没啥大毛病。刚好这几天听说全新一代森林人要来了,还带着点儿兴奋劲。具体时间是7月18号,朋友群里都在传,这次上的是第六代,全新的外观和内饰,还保留了2.5升水平对置发动机——不少“斯粉”心头的定海神针。
实话讲,新款那前脸变化挺大,不像以前那么硬邦邦,中网变成圆角六边形,看着顺眼多了。据说中网用的是亮黑色涂装,有点小高级感。前灯组上下分层,上面是日行灯,下面远近光合一,大晚上回家路上应该能照得清楚些。我邻居阿涛去年刚买现款,说晚上下雨开车时,那雾灯真派上过用场。这次新款还是保留雾灯,只不过底部包围用了黑塑料,还特意做了个六边形的小装饰,看起来有点意思。
颜色方面也有惊喜,多了一种叫“河岩珠光灰”的配色,这名字听着就挺文艺,是这代森林人的专属,据销售顺嘴一提别的车型选不了。有时候看见街上同样颜色的新车,总觉得撞衫尴尬,这下好了,想低调又不随大流可以考虑一下。
侧面轮拱加了折角元素,比起上一代更宽厚一些,还有导风槽设计(据修理厂李师傅讲,这玩意其实主要为了空气动力学,但也有人说就是图个造型)。A柱、D柱底部都有黑色饰条,一瞅就是想搞悬浮式效果,不过实际走近看还蛮协调。尺寸嘛,据4S店小王唠嗑透露,新车长4670毫米,比2024款长15毫米,其它数据没啥变化。不过后排空间据试驾过的人反馈依旧够用,我身高182坐进去膝盖还有余地。
尾部倒是挺花心思,全新的尾灯被中间贯穿的黑色饰板连起来,有点像国外那些SUV常见手法。排气管还是单边单出,不追求运动范儿但实用为主。据微信群里一个老司机分享,他之前担心后保险杠容易剐蹭,现在这块用了更宽大的黑塑料板,以后去郊区撒野估计不用太担心擦挂。
内饰部分也是焕然一新,多功能方向盘上的亮黑条我第一次摸到的时候差点以为是不锈钢(手汗重慎入)。汽油版仪表盘组合机械+液晶屏,而混动版直接12.3英寸全液晶,不过国内暂时只有汽油动力,所以咱们先不惦记那个混动表盘吧。11.6英寸竖屏很显眼,两侧还留下实体按键和旋钮,对我这种喜欢盲操作空调的人来说算友好。据售后技师私下聊起,无线CarPlay和百度CarLife都有支持,用苹果手机或者安卓导航都方便不少,就是偶尔会遇到连接掉线的小毛病,但断电重启基本能解决——这个属于行业通病,也不能怪谁家独有。
配置升级明显,比如前排座椅既通风又加热,北京冬天早晨赶早班公交赶不上,用自家座椅加热真香;夏天开空调吹久屁股发闷?打开座椅通风透气舒服多了。另外双温区自动空调、感应电动尾门这些功能现在都标配,还有胎压监测、无线充电、方向盘加热等等。一位北方网友吐槽:冬天戴手套开车最怕冷冰冰方向盘,现在终于不用忍受那滋味儿啦!
至于空间利用率,全系标配8个多功能挂钩藏在后备厢里,上次帮亲戚搬西瓜才发现原来可以这样灵活绑绳子,再也不用怕东西晃来晃去了。而且第二排还能四六分放倒,要拉大件家具或者露营装备完全够格。有段时间网上传言这个挂钩容易松,其实多数情况都是自己没卡紧,小细节注意一下就行。
动力方面嘛,目前国内只卖2.5升水平对置发动机版本,据群友自测最大功率122千瓦,扭矩252牛·米,对付市区红绿灯起步绝对够使,高速超车踩深一点反应也快,就是CVT变速箱偶尔给你拖泥带水感觉。不过平顺性确实比AT强不少。我隔壁楼一个老司机去年秋天试驾完回来就直夸:“四驱系统不是吹出来的,下雨爬坡稳得很!”WLTP工况百公里油耗官方写7.86升,他自己实际跑下来8-9升之间波动(北京环路堵的时候更高),跟同级别SUV比并不算费油。当然海外还有混动车型,人家197马力,可惜国内暂时引进无望,只能羡慕国外兄弟们先享福啦!
关于安全辅助系统,新Forestman直接把EyeSight驾驶辅助做到标配,自适应巡航、盲区监测这些都有。有朋友去年因为转弯死角差点碰瓷,好在Blind Spot报警及时响起救了一命。他后来一直跟我们安利这个配置,说宁可少装几个氛围灯,也要把安全堆满再说。此外倒车自动制动与紧急停车辅助,在窄巷子掉头或商场地下库特别管用,我媳妇第一次体验之后信誓旦旦表示以后再买SUV只认斯巴鲁这一套智能防护。(当然她忘记当初嫌弃我的旧森丑……)
翻翻历史档案,第六代已经数得出来多少年头,从1995年Streega概念亮相,到98年初代量产上市,再到2002芝加哥发布二代,以及09年的三代正式向正统SUV靠拢,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从第三代引入中控屏,到第四代引进哈曼卡顿音响、“X-Mode”四驱以及EyeSight,各种技术慢慢普及落地。这几年身边好多老森用户,都喜欢拿自己的02/08/14年的旧车型吹牛皮,说耐造省事、不挑路况。今年趁第六代引进,不知道有没有哪位老司机舍得割爱换最新款?
最后插播一句冷知识:坊间曾经误传早期进口森四驱坏一次修不起,其实本地靠谱维修厂拆解下来,大多数问题都是因缺乏定期保养导致润滑不足,并非结构复杂难搞。所以每1万公里去检查一次底盘状态真的不是白花钱——毕竟山道烂路玩久了,小零件总归会松散,该查查该换换才安心呗。不然等关键时候掉链子,可没人替你兜底……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包含懂车帝原创资讯、小区业主聊天记录及维修技师口述等生活化信息碎片。如需详细参数请咨询品牌官方渠道或专业技师说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