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百万交付背后的速度与激情
刚刚刷到数据,10月份鸿蒙智行交付量达到68,216辆,同时历史累计交付量正式突破100万辆大关。从零到百万,鸿蒙智行只用了43个月。这个曾经被许多人观望的品牌,如今已成为智能汽车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
还记得2021年底问界M5刚推出时,业界质疑声不绝于耳。有人说“华为不懂造车瞎掺和”,有人笑“余承东要干翻BBA的话是年度笑话”。 谁能想到,短短三年多过去,当年的“笑话”成了行业标杆。
百万交付的含金量
这100万辆可不是靠低价堆出来的“水分数据”。 鸿蒙智行的成交均价常年稳定在39万元左右,比不少BBA车型还高。 它硬是在30万到100万这个曾经被合资品牌垄断的价格区间里,撕开了一道口子。
问界M9在50万以上市场卖得比不少豪华品牌还火,累计交付已超25万台。 刚上市的尊界S800更狠,直接冲进百万级市场,订单量比某些传统豪车全年销量还多。 以前我们总说国产品牌“高端化难”,现在鸿蒙智行用实锤证明,只要技术够硬,国人愿意为国产高端买单。
五界齐发,全面开花
鸿蒙智行能从最初的单一品牌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产品矩阵的全面布局功不可没。 从最初的问界,到现在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五界齐聚”,覆盖了不同预算和需求的消费者。
10月份,问界交付约34,000辆,全系累计交付已超过80万辆。 智界品牌10月销售12,810辆,1-10月累计销量已突破7万辆。 享界虽然交付时间不长,但10月也卖出了6,700辆,预计未来将带来更多增量。
技术才是硬道理
鸿蒙智行能实现逆袭,核心还是技术够硬。 华为把多年积累的技术搬到了汽车上,鸿蒙座舱的流畅度、华为ADS智驾的可靠性,用过的人几乎都夸。
就拿智驾来说,乾昆ADS 3.0在雨雾天的识别精度比行业平均水平高30%,累计行驶里程已突破40亿公里,月人均使用里程是行业的2-4倍。 更关键的是华为的效率,用IPD研发流程把产品从定义到交付的周期压到最短,还能通过OTA让车“越用越新”,这都是传统车企学不来的本事。
从被嘲笑到被追捧
回顾鸿蒙智行的发展历程,最戏剧性的莫过于合作态势的转变。 2023年余承东还在发愁“谁愿意跟我们合作”,当时国际巨头因制裁不敢碰,国内新势力要保自己的灵魂,传统车企怕失去控制权。
可短短两年后,剧情彻底反过来了:上汽总裁三顾茅庐找余承东谈合作,广汽砸15亿成立合资公司,奇瑞更是放话“谁不同意合作谁走人”。 华为用实力证明,不自己造车,一样能帮助合作伙伴造好车。
下一个百万何时到来?
随着交付基数的扩大,鸿蒙智行的速度还在加快。 9月单月交付已突破5.2万台,10月达到6.8万台,手里还攥着超20万的未交付订单。
接下来新款享界S9即将上市,定位高端轿车,会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 明年的产品规划更是密集,每个品牌都有1-2款新车。 按照这个节奏,月销10万只是时间问题。
有网友猜测下一个百万可能只需要2年,甚至更短。 毕竟,有了第一个百万的基础,第二个百万只会来得更快。
结语
回看这43个月,鸿蒙智行不光是卖了100万辆车,更打破了“国产汽车做不了高端”的偏见。 以前我们总羡慕国外车企的技术壁垒,现在华为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智造一样能颠覆百年汽车格局。
对于正在选车的朋友,如果你看重智能化体验和服务,不妨去鸿蒙智行的用户中心亲身体验。 毕竟,100万车主的选择,不是偶然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