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款性能卓越、调校精良的赛道机器,但作为日常驾驶用车也完全可行。
不久之前,超过500马力的动力、后轮驱动以及湿滑路面的组合,足以让驾驶者心生敬畏。但如今情况已截然不同。在南卡罗来纳州米其林劳伦斯试验场,细雨绵绵,宝马M2 CS的外部温度显示屏徘徊在40多华氏度(约4-9摄氏度)。为了适应路况,这辆小型轿跑车配备了高性能的米其林Pilot Sport 4S夏季轮胎,而非可选的半热熔胎Cup 2R。不过,我在这里并非要大谈2026款宝马M2 CS的完美抓地力,或是对其提升的起步性能大加赞赏。
相反,我得以体验到M2 CS在湿滑路面上轻松变身漂移机器的快感。干燥路面当然是理想状态,但湿滑路面带来的低速行驶让探索极限变得更加容易。得益于一系列全面而整体的改进,M2 CS的性能极限远超标准版车型。这套方案在宝马目前所有冠以“Competition Sport”(竞技运动)之名的车型中都屡见不鲜,而且效果显著。
CS车型比普通版M2动力提升了50匹马力,达到523匹。扭矩也增加了36磅·英尺,达到479磅·英尺。虽然宝马声称CS车型在湿滑路面上的0-60英里/小时加速时间为3.7秒,比基础版M2快了0.2秒,但额外的动力在湿滑路面上的0-60英里/小时加速时间上几乎毫无用处。不过,这款新车在60英里/小时以上的加速性能在米其林的测试赛道上得到了充分展现。动力提升贯穿整个转速区间,直至7200转/分的红线区都保持着强劲的动力输出。动力输出的提升源于发动机管理软件的改进,这意味着CS车型的3.0升双涡轮增压直列六缸发动机在机械结构上与标准版车型完全相同。加速时的声浪也与标准版车型如出一辙。 CS 座舱配备了更响亮的 M 音效控制配置文件(即模拟噪音),更倾向于添加噼啪声和砰砰声。
变速箱的情况也类似,它沿用了标准版M2的八速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箱。不过,它采用了来自已停产的M4 CSL的更坚固的变速箱支架,发动机支架也进行了升级。这很好,因为通过手感极佳的大尺寸换挡拨片进行换挡时,换挡的干脆利落、响应迅速,比普通M2自动挡车型更加直接有力。M2 CS缺少六速手动挡选项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遗憾,但就像M3 CS和M4 CS一样,我认为自动挡更适合M2 CS的赛道特性。当然,如果宝马改进了手动挡M车型的换挡手感,我的看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就目前而言,这款换挡顿挫的六速变速箱在性能强劲的CS车型上可能会显得有些粗糙。
与上一代M2 CS类似,新款M2 CS的最大亮点在于其升级后的底盘。宝马充分利用了现有零部件,同时也为CS车型打造了诸多专属部件。减震器来自M4 CSL,但弹簧(比标准版M2低0.3英寸)和缓冲块均为CS专属。所有主动悬挂系统都配备了CS专属的全新软件,并且悬架调校也经过优化,以提升赛道性能。
此外,还有一种全新的碳陶瓷刹车系统可选,可减轻31磅的非簧载质量。如果选择M2 CS专属的锻造轮毂(金铜色涂装),则总共还能再减重18磅。碳陶瓷刹车系统价格不菲,需额外支付8500美元,但相比之前的M2 CS(当时并未提供此项选装),它能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现款M2也同样没有这项配置。
宝马在后备箱盖的设计上也别出心裁。他们没有简单地加装一个更大的扰流板,而是设计了一个全新的碳纤维增强塑料后备箱盖,并在尾部打造了一个独特的鸭尾造型。这种设计既醒目又不失精致。它不仅减轻了16磅的重量,而且每次打开后备箱盖,都能透过内侧裸露的碳纤维纹理感受到其碳纤维结构的存在。这个小小的鸭尾造型也兼具实用功能,宝马声称它能产生高达60磅的额外下压力(但只有在车速达到155英里/小时时才能发挥作用)。
综合所有因素,这些改进使M2从一款适合赛道驾驶的运动轿跑车摇身一变,成为一款完全可以胜任赛道驾驶的利器。简而言之,它已经臻于完美。普通版M2本身就拥有极佳的操控性能,而CS版本更是将原本就存在的些许不足之处彻底消除。即使在测试场地湿滑的路面上,其转向响应也更加迅捷。普通版M2在场地赛中略微有些侧倾,而CS版本则更加稳健扎实,配合高度可调的牵引力控制系统和天生就渴望漂移的底盘,让你体验到英雄般的驾驶感受。更轻的轮毂和刹车系统使车辆转向更加灵活,行驶过程中也更加稳定。最重要的是,这些专为赛道而生的部件意味着驾驶员能够获得更清晰的路感反馈,从而准确掌握灵敏的前轮动态。
保持车尾跟随车头并非易事。即使轻踩油门,我也发现CS的车尾很容易甩尾。在弯道出弯时,哪怕只是一瞬间的油门控制失误,在湿滑路面上,车尾都会猛地甩动。我甚至看到宝马性能中心的专业车手在领跑跟跑练习中也难以驾驭他们的爱车。我发现,轻柔的油门操作才是制胜之道,CS会以高速稳定性和卓越的性能回报驾驶者的细腻操控,这是普通M2所无法比拟的。
它在公路上也像火箭一样迅猛。相比赛道表现,公路上的加速性能提升更为明显,也更令人着迷。轻踩油门换挡,或者在接近停车时无缘无故地降挡,如今宝马已经简化了动力系统的精细化设计,带来纯粹的驾驶乐趣。令我欣喜的是,这些升级几乎没有对公路行驶造成任何影响。乘坐舒适性几乎不受影响,舒适模式下的减震器设置几乎与标准版M2一样适合日常驾驶。唯一的不足之处在于,在某些路面上,由于其偏重赛道的调校,会出现轻微的循迹性问题。
内饰方面,CS车型与其他CS车型一样存在一些小瑕疵。宝马认为取消中央杯架——取而代之的是碳纤维中控台——体现了其动感的设计理念。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只是意味着你没地方放咖啡而已。不过,平心而论,CS的座舱依然保留了宝马的传统风格,兼具豪华与高性能。宝马令人惊艳的碳纤维桶形座椅(电动调节并带加热功能)以及CS专属标识(包括门板上的发光徽标)均为标配。
这些改变丝毫没有影响CS作为日常驾驶车辆的实用性。即使在路况不佳的路面上,它的表现也完全可以接受,而且它并没有为了提升性能而牺牲舒适性配置,例如隔音材料或后排座椅。前扰流板特意采用塑料材质而非碳纤维,以降低碰撞后的更换成本——对于这类车型来说,碰撞事故似乎难以避免。宝马甚至还保留了自适应巡航控制和方向盘加热功能。
最令人不满的是99,775美元的售价,比入门级M2贵了30,400美元。如果再选装碳陶瓷刹车和M2 CS专属的丝绒蓝车漆,价格会迅速飙升至111,275美元。对于一辆2系来说,这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同时也是我认为目前市面上最注重驾驶体验的M系车型的入门价格。在湿滑路面上,它的表现确实如此。现在我真正渴望的是有机会在干燥温暖的路面上,换上最合适的轮胎,体验它的另一面:CS在纽博格林北环赛道7分25秒的圈速表明,在这辆可爱的小轿跑里,隐藏着一头猛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