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安的陕汽厂区——夏天的热气还没退,厂房里却忙得没空理温度。要说几年不去,这车间的动静都变了,先是地上没了以前的电缆和划线,取而代之的是被行业里叫作“隐形磁轨”的那玩意,AGV机器人像踩点一样来回跑。小吕是这车间管设备的,说这里这套“PBS智能调度”和高架EMS流转窍门多着,开会都说,三年前还得人推车移驾驶室,现在按个键就能定点儿到位。
其实,就算不看那些飘在厂里的无人机器人,就冲着“五合一油液加注”这事儿,去年群里也算爆了小话题:一个维修师傅说,看陕汽动手加油加液能省半天工,就怕以后他饭碗都悬。还有人阴阳补一句:“新的总比老的省事,少了不少瞎折腾。”
不过你真要盯着这“自动化”,别光觉得是科技炫。销售说过,这车装配线一个循环下来,啥油电大件小零件都能一次装全,要是拼效率,摸一圈手表,288秒过去就见一辆重卡从头晃过生产线。总装配厂那位老季副经理有句口头禅:“电驱、电控、轻量化,三步都得稳。”——这几年陕汽不是在搞新工艺,还嚷着自主知识产权,打算自己的“聪明”路子走到底。
有一年,邻居张哥去吉利那边瞅过,他说:“吉利厂跟陕汽不一样,亮灯都省了,黑厂还能拼整车。”听工人抖机灵:那黑灯工厂里全是机器邻里,没什么管控,60秒一台新车蹦出来,没人抖烟嘴,也没人喊加班,小伙子乐呵道以后早晚要失业。
厂区五公里不到,车圈的供应链像是串糖葫芦,年年又壮了。前俩月,路边聊天碰见易控电子的师傅,他随手指着说,现在陕汽和常州那家合资做动力系统,不光是把发动机塞起来,同城内就能拉齐配套。去年他还吹,西安智德汽车电子一年产值能涨九成,现在每次发工资都多了几分钱。行业里都知道,这点自主研发劲儿,是想把链主企业绑紧,从大件到小件,能自产的就不外购,心里踏实。
说到发动机,西安康明斯那阵子订单烫手,胡厂长饭馆里聊得最多,“我们紧跟陕汽去海外,得能做欧三、欧五标准的发动机,老外才接货。”群里车主曾经反映,说康明斯10L和13L两款发动机,实地用在重卡上,高原高速,动力还挺硬的,就是油耗有点搞笑——不过维修师傅讲性能才是王道,油耗那玩意儿瞅着谁开。
还有一回,西安鄠邑产业园里遇见比亚迪老张,正忙给海外车型做新款座椅。老张总嘟囔,哪里有客户工厂就得跟着落地,供应链玩的是速度,晚一步就难搭车。插句跑题的,今年圈儿里比亚迪那出口订单剁手似的一批一批加,西安博鸿科技的工厂经理付刚经常改班表,加完再加。
产业链聚合这事儿,最近陕汽也被地方电视瞧上,外围配套据说有三十来家规上企业,产值窜到四十亿。上个月群里传的小道消息,某个新晋零部件公司产品被“链主”钦点,老板笑得嘴都快歪了。
省里汽车圈近几年腥风血雨,西安成了“一核多极”的头牌城市,宝鸡、咸阳、铜川分布着不少小巨人。但师傅们讲,现在陕西造车不只是拼产量,去年到今年冲到175万多辆汽车,综合产值过四千亿,省内自配零件比以往高了一截,有消息讲能到57%。乘用车新能源那块,起势快,有玩数据的人自测:2025上半年陕西出车近95万台,跟去年比,净涨了四分之一。商用车重卡和新能源链,听工信厅杜处长饭前咕哝:“这几年涨势疯,量跟质都齐头了。”
西安汽车圈里旧机新配换得勤。去年曾有人在二手市场碰运气,逮一辆那厂老款重卡,配置扎牢,看着破,其实还顶事。维修工老郝传口胡:“新车新玩意去海外,老车老套路养在本地,呆得踏实。”听吉利厂邻居讲,现在智能厂搞出黑灯生产,万一机器人罢工,谁知道下辆车是真是假?也就是维修师傅爱唠叨,汽车产业圈子大,但车主只管省心能拉货,能跑远就是皇道。
这倒让我想起群里最近有人散布的小道话,说西安零部件厂子前阵子又扩了一块地,不知过两年,会不会造出啥稀奇古怪的新系统。你要是去鄠邑产业园边的饭馆坐坐,那桌边聊天,配件订单后头故事多得很,有师傅唱高调,但也有小老板喊生意难做,是真是假,谁又在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