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动化浪潮席卷行业的今天,燃油车是否还能持续进化,是否还能在智能化赛道上与电动车同台竞技?是近些年行业内外广泛关注的议题。2025年9月29日,上汽大众举办Pro家族技术发布会,正式推出2026款Pro家族车型,不仅在智能化体验上实现跨越式升级,更以“油电同智”的战略定力,向市场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燃油车依然可以很智能,甚至在某些方面不输新能源。
战略升维,从“油电同进”到“油电同智”
早在去年,上汽大众便率先提出“油电同智”理念,并将其作为企业核心的产品与技术战略。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在专访中强调:“我们始终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凡是用户所需要的先进技术,我们都会提前布局。”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油电同智”已从战略宣言步入规模化落地阶段。通过与卓驭科技等合作伙伴长达七年的深度打磨,上汽大众成功将高阶辅助驾驶系统搭载于主力燃油车型,实现了从“基于规则”到“端到端”的技术跃迁,标志着其燃油车智能化正式迈入2.0时代。
阶段目标,让燃油车也能“人机共驾”
行业一度存在“燃油车难以实现高阶智能化”的偏见。而上汽大众与卓驭科技用扎实的技术攻坚给出了回应。卓驭科技CEO沈劭劼指出,燃油车智能化的核心难点在于控制算法、散热方案与通信适配。
“我们回归第一性原理,坚信既然人能开燃油车,机器也一定能学会。”通过开发非线性优化控制算法、创新风冷散热方案,并打通整车通讯协议,双方团队成功克服了燃油车在电气架构与热管理上的固有挑战。
更重要的是,上汽大众并未盲目追求全程无接管,而是提出了更符合现实驾驶场景的人机共驾理念。陶海龙表示:“我们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人机共驾比单纯追求无人接管更难,因为它要求系统更懂驾驶者,更难实现人车合一。”
技术普惠,让15-25万燃油用户享受30万级智驾体验
将高阶辅助驾驶下放至主流价位燃油车,是上汽大众Pro家族的又一突破。据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傅强介绍,这背后依靠的是规模效应与精准的技术路线选择。
“我们选择以人机共驾为目标,兼顾体验与经济性,让用户在长途驾驶与城市拥堵中显著减轻疲劳。”傅强表示,目前Pro车型在途观、帕萨特、途昂家族中的销量占比已分别达到约四分之一,整体带动三大车系市占率提升近20%。
端到端技术落地,燃油车智能化的里程碑
本次2026款Pro家族搭载的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最大亮点在于实现了端到端的高速领航功能。沈劭劼形容这是一道行业证明题:“它证明了燃油车与前沿的端到端技术可以有机结合,也让广大燃油车用户看到,他们并未被智能化浪潮抛弃。”
该系统支持高快NOA(导航辅助驾驶),具备自主上下匝道、智能避障绕行、导航变道等能力,并基于800万像素惯导双目视觉系统,不依赖高精地图与激光雷达,实现了高精度感知与拟人化决策。
智能座舱,同步进化
在智能座舱方面,上汽大众同样坚持“油电同频”。2026款Pro家族引入车载全知大语言模型,融合百度文心与DeepSeek双AI引擎,支持多意图语音交互、Face ID无感登录与持续OTA升级。
据统计,上汽大众今年已完成11次燃油车OTA升级,覆盖超160万车次,成为国内燃油车OTA次数最多、覆盖最广的汽车厂商。傅强透露,到年底还将完成16次升级,覆盖台次预计达486万以上。
合作共赢,七年磨一剑的技术底气
上汽大众与卓驭科技的合作始于2018年,至今已逾七年。陶海龙用“相互成就、相互赋能”总结这段合作关系。沈劭劼则补充道,双方不仅在技术方案上深度协同,更在整车调校、驾驶质感等“DNA层面”进行了长期定制化磨合。
这种长期主义的技术投入,也反映在严苛的测试标准上。IQ.Pilot系统通过了502项超国标测试,涵盖极端温度、电磁兼容、振动耐久等多维验证,并于今年8月通过大众体系A-SPICE CL2认证,为行业树立了可靠性标杆。
油电协同,持续引领
面对未来市场,上汽大众坚持“油电同进”战略。傅强表示,企业将在燃油、混动、纯电三条技术路线上实现均衡布局。明年,上汽大众与上汽奥迪将推出8-9款新能源车型,全部具备L2++级辅助驾驶能力。
陶海龙总结道:“Pro家族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上汽大众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价值为核心的体现。我们希望通过持续创新,让燃油车用户在信赖品质与机械素质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前沿的智能化体验。”
在电动化席卷行业的今天,上汽大众以Pro家族为支点,用“油电同智”打破了技术路线的边界,重塑了燃油车的价值认知。这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战略上的定力与用户洞察的深度体现。随着智能化不断向下普及,上汽大众正以扎实的产品力与清晰的路径规划,证明“传统”与“智能”并非对立,而是可以共生共进的时代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