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的半年报数据一出,吃瓜群众的雷达瞬间捕捉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作为国内销量一哥的上汽集团,营业收入几乎是长城汽车的三倍,但净利润却反而少了人家一头。这种“大象抢不过猎豹”的局面到底是咋回事?
来看数据,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的营收达到了2995.88亿元,增长了5.23%,而长城汽车只有923.35亿元,增幅只有可怜的0.99%。但到了净利润环节,画风突然一转——上汽集团60.18亿元,长城汽车却是63.37亿元。这就有点像两个人上餐厅,一个点满了龙虾大餐,一个只点了碗面,最后却发现点面的那个结账时掏得起钱,吃龙虾的却抹不开兜。咋看都有些让人嘀咕。
不过,值得给上汽一个鼓励小拍手的是它的扣非净利润暴涨432.2%,达到了54.3亿元,而长城汽车的扣非净利润却下降了36.39%,只剩下35.81亿元。显然,这是一场成本控制的较量,上一局的“大锅饭”正式收场,市场更愿意为能够瘦身减负的企业鼓掌。
再看看销量数据,上汽集团在全市场狂飚突进卖出了205.26万辆,同比增长了12.35%,而长城汽车则似乎有点“佛系”,勉强卖出了56.98万辆,仅微增了1.81%。毫无疑问,上汽的肌肉还是更发达。这就很像一个健身房压满杠铃的猛男,却在长跑比赛中不小心被某个身材苗条的“长城小哥”反超了。
为什么会这样?首先,上汽集团以往可是靠合资厂起家的,比如大众、通用这类“大腿”,但眼下新能源车市场风起云涌,在燃油车这条腿逐渐失去优势的情况下,上汽的合资板块自然变得疲软,前两年的销量还“吃瘪”了不少。尽管今年自主品牌的表现开始亮眼,但合资基因带来的利润“依赖症”显然还没彻底缓过来。
对比起来,长城汽车的“猫和狗”(欧拉和坦克)战略深入人心,虽然它的销量不及上汽大快人心,但胜在专注国内SUV和新能源车的定位精准,能更快打入利润较高的细分市场。就好比你家楼下开了个烧烤摊,看着不起眼却天天人满为患,而动辄几千平米的豪华餐厅,虽然名气大却未必天天爆单。
再来看看两位“选手”的负债,上汽集团的资产总额惊人地达到了9256.57亿元,负债率为61.5%,而长城汽车资产总额2221.27亿元,负债率62%。从这组数据上看,负债水平差距不大,但庞大的资产规模也意味着,上汽集团在管理和资金运转上需要更高的效率,同时对市场环境变化更加敏感,这也给它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从另一个角度看,上汽是一个正在转型的大机构,它依然坚守着销量全国第一大车企的宝座,而自家自主品牌的销量占比也开始大幅提升,达到60%。这说明,那个过去更多依赖合资品牌“带飞”的上汽,正试图通过智己、荣威、五菱这些自主子品牌杀出一条血路来抓利润。
结尾的时候,能不能不问读者几个扎心的问题呢?未来汽车市场,靠数量还是靠效率?靠牌子还是靠技术?那些年赚起大票利润的“燃油老大哥们”,是否真能在新能源的比拼里稳住脚跟?或许,这不仅仅是上汽该回答的问题,也是整个汽车行业不得不面对的考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