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半边天”里突然杀出血路!轩逸3.3万辆把Model 3拉下马

一、事件经过——“降价刀子”比充电桩更快

9月1日早8点,广州天河一家日产4S店开门仅半小时,门口停满网约车司机的大水瓶和折叠床。“全款6.98万,比买秦PLUS EV便宜一万三,还免息!”销售李威吼到沙哑,当天113辆轩逸清空库存。同一周,北京奥吉通奥迪把A6L 40TFSI标出“29.98万送京牌”海报,朋友圈转发量破10万,展厅咖啡机连续烧坏3台。乘联会数据显示,燃油车9月市占率环比反弹4.2个百分点,为2022年以来首次“抬头”。

二、各方反应——有人狂欢,有人骂街

“电车半边天”里突然杀出血路!轩逸3.3万辆把Model 3拉下马-有驾
“电车半边天”里突然杀出血路!轩逸3.3万辆把Model 3拉下马-有驾


1. 车企:东风日产品牌公关部部长王强接受本报采访时仍保持克制,“只是清国Ⅵb库存,不代表战略转向”。但内部供应链透露,郑州工厂10月排产已上调18%。


2. 经销商:上汽大众华东大盘商发朋友圈“朗逸28486辆,速腾23653辆,感谢同行衬托”,配图是成排白板写满“已售”。


3. 新能源阵营:某新势力产品总监凌晨微博开喷,“靠6折甩卖刷榜,不讲武德”,评论区瞬间盖楼过万。


4. 消费者:山东临沂90后车主赵倩倩告诉记者,“村里没快充,冬天续航打对折,还是加油5分钟实在”。
5. 专家: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提醒,“9月特殊因素叠加,不可误判为趋势反转”。

三、深度分析——“最后一滴油”还是“长期共存”?
1. 需求分层:新能源车在一二线城市渗透率已超70%,但在县域仅28%。广袤下沉市场年均行驶里程低、冬季气温低,燃油车TCO(总拥有成本)仍低12%–15%。
2. 价格红利:轩逸、朗逸等老平台摊销完毕,单车边际成本约4.2万元,打到7万仍有毛利;对比同价位电车,电池成本就占6万,降价空间悬殊。
3. 政策窗口:国Ⅵb清库存+地方消费券双重刺激,部分车型综合优惠高达5.5万元,形成“政策底”。
4. 利润结构:奥迪A6L单车折扣虽达21%,但豪华品牌售后毛利率45%,远高于新势力17%,经销商愿亏本冲量。


5. 产业走向: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测,2025年燃油车市占率将降至35%,但绝对销量仍保持900万辆规模,“长尾市场”足够养活3–4条高效供应链。

结尾

“骨折价”燃油车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下沉市场长期刚需?你会为五分钟加满的安心感掉头回归,还是坚持拥抱绿牌?评论区聊聊你的下一辆车,也许就决定了这场油电拉锯的终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