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这两年买车这事儿,基本已经成了看口袋和拼勇气的游戏?纯电车又大胜了,这话说出来,其实已经让不少油车粉丝心里咯噔一下。别不承认,现在走到大街上,随便打几个招呼问朋友买啥车,十有八九的答案都是:纯电的,省钱又时髦。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种“胜利”究竟是不是真的胜利,还是咱们共同卷出来的幻觉?
我们先看这最新那一周的销量榜单。别的不用说,冠军又是“星愿”,销量直接蹦到了12120辆,年内新纪录。第二名就紧跟着“宏光MINIEV”,这老网红还真挺能抗。这才哪里到哪里,小米家俩车(SU7和YU7)前十全员,单周加一起基本快追平特斯拉了。有人问了,以前不都是特斯拉称王吗?怎么现在有点疲软了?Model Y销量没之前高了,Model 3倒是爬升猛,但总感觉这股劲头有点下滑的味道。莫非这市场拐点到了?
人说了,现在搁谁,开个电车出门,不仅是为了省钱,更多是一种身份标签。这个标签原来叫“环保先锋”,现在叫“时代弄潮儿”。汽车这玩意儿,早就不是光解决出行那么简单了,你选啥,怎么选,别人怎么看你,这里面的学问,比高考作文还多。说实话,我也被卷进去了,搞得偶尔出门看到谁开油车,还会心里嘀咕一句:“环保都喊成这样了,还油车呢?”但我静下来一想,这是不是资本引导我们消费的某种集体催眠?就像十年前智能手机狂潮,谁还用功能机简直土出宇宙,现在这纯电车,不也差不多?
咱不妨细扒扒榜单,每款车的浮浮沉沉,就像打一场没有硝烟的商战。星愿好猛,一个劲往上窜;宏光MINIEV死磕第一阵营;比亚迪呢,前十仨车,居然被小米、零跑、小鹏们搅得分数都薄了。大概三年前,谁能想象有一天,比亚迪会在自家擅长的领域被别人超车?说明啥?纯电的江湖格局早就不是“大哥一个,其余陪跑”了,反而是百花齐放,成王败寇很常见。
但这热闹背后有几个问题,我觉得真值得想想。第一,为啥纯电车能一直冲销量?油车都不行了吗?第二,纯电车卷成这样,最后到底谁能笑到最后?第三,这场看似波澜壮阔的新能源革命,买单的直接受益者到底是谁?
先说第一点。纯电的热,表面看,是政策和补贴推的。各大厂商撒币式卷补贴,政府也一波波政策利好。谁不想省点购车成本?再一个,充电越来越方便,充电桩密布,家里没有自力更生也能找得到“口粮”。还有就是那点老生常谈——省心、少维修,倒不是忽悠。我的几个朋友换了纯电,日常确实麻烦少了不少。关键一点,限号摇号摇到心梗的城市,纯电还能绿牌直接上路,你这账怎么算也划算。说白了,不是油车不行,是大家都被“纯电真香”裹挟了。
再说第二点——内卷卷到天上。你以为冠军就能高枕无忧?星愿今天第一,明天就可能被吉利、哪吒或者长安拍到脚下。单周销量破万听着厉害,但折腾下来,毛利都让利给了市场和消费者。现在的情况是,一桌席上,谁先把价格拉到地板,谁先上新配置,谁先砸营销,谁就能多吃两口。小米SU7和YU7是今年冲出来的黑马,几乎把特斯拉的份额抢了不少,特斯拉这些年躺着收割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但问题是卷到头,谁还有利润空间?有些新能源品牌烧钱烧到手软,一周卖一堆车,到头发现没赚到钱,这买卖究竟图个啥?归根结底,是抢占未来的生存权和话语权。谁能熬到最后,谁就能喝汤。
第三个问题最有趣:新能源这场革命,普通消费者真成大赢家了吗?我的观察,消费者是赢家,但赢家没想象中那么大。你能省点购车税,省了养护钱,体验到新技术新配置,是挺好。可这份“好”,是因为全行业集体把价格拉板,打到自己都快出血。所以你现在看着香,一旦哪天补贴退坡、行业整顿、资本收紧,这馅饼能不能继续飞下来,还说不好。最关键,你要是换错车,买了没多久品牌萎了,后期维修配件就是麻烦。卷是好卷的,但后路谁都没把握。
还有一点被大家忽略了,这届消费者其实心挺细。你看这榜单,不光得看销量前三,销量四到三十的车也在拼命自救,每一款背后都是一场资本算计和技术对赌。比亚迪的秦PLUS、秦L遇冷,背后是新老车型更替的阵痛。理想的MEGA和i8暴力冲量成功,说明50万级的细分市场也有活力了。这证明什么?证明中国消费升级是真话,大家对电车的选择也更理性了。谁说老饼只能认大牌?现在大家认的是性价比和体验感,外加一份对品牌背后故事的好感。
另外有个有趣的现象——合资品牌的电车很难进前十,基本盘还得靠自主品牌撑着。这是不是让你想起当年手机市场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结局?日系的日产N7,勉强在榜单里晃悠;铂智3X勉强混个脸熟。外资在纯电领域慢了半拍,说明技术和供应链的转型需要时间。合资一旦跟不上中国速度,留给他们的时间也真不多了。
可能有人要问了,这群主打纯电的玩家,将来会不会像智能手机市场一样,大批淘汰只剩几个巨头?我觉得极有可能——这波大逃杀才刚开始。接下来,会有大量品牌消失,然后剩下的几家,各有特色,分管不同的人群。你想图便宜买代步车?有靠谱的MINIEV、海鸥一类;追求科技豪华?小米、理想、特斯拉继续卷上新装备;家庭实用派?比亚迪、吉利、长安各路产品线一个不落。到那时,行业偷偷欢喜地涨价,说不定就悄悄回归了。
在这个节点上,我们应该避免什么思维定式?别被销量、排行榜、短暂的优惠冲昏头脑。更别被“新能源就是未来”这种声音洗脑。选车归选车,买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别看今天这驾车销量爆表功能诱人,几年后的实际价值也不一定比你两年前看的油车更高。真正的胜利,是能选、敢选、理性选,而不是跟风、更不是行情奴隶。
所以说,纯电大胜,是一场智能化、消费观变迁、行业博弈和大众自我诉求的合谋。这胜利里有硝烟也有牺牲,有无比的热闹也有即将到来的变局。最后,你理性一点,该等等观望就多看几眼,该撒手买就别心软。毕竟,这场车市革命,谁也不能保证谁是真赢家,唯一能保障自己的是多点判断力、别光看销量榜眼花缭乱罢了。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