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魏牌最近日子是有点儿“热闹”。过去七月,魏牌像打了强心针,销量飙上去,听销售群里说暴涨了263%——差不多一万台吧。大家都夸高山家族,说是五月新上的那个MPV,把业绩拉出来贡献了六成。可就在这节骨眼儿,高管也有动作,说是陈佳——原来管商业那位,总经理,走了。其实咱车友群前几天就有师傅在那儿晒八卦,说“现在人走得怪快,肯定里面水深”。
离职的事,网上传得挺杂。陈佳据说也没待多久,好像是从高合挖过来的,在那儿管过营销和销售。据销售小刘转述,陈来的时候主要是帮魏牌解决营销体系那套弯弯绕儿,有一说一,那会儿直营门店和传统经销商总是吵,谁标准,到底搞啥数字化升级,陈佳是被派来做“和事佬”的。咱隔壁做汽修的老李还开玩笑,“这种活没人愿干,八面玲珑还不讨好。”往年直营渠道叫“长城智选”,加老牌经销商,两个赛道凑一起,利益别扭,谁都不想吃亏。
陈佳的上头冯复之也在会里说过,直营体系搭建顶多做到60分。现在长城把430家直营店和快300家经销商拧一块,关系理不顺就容易互相拆台,“左边和右边打架,车主吃亏”,老车友群里爆料有几次小型互怼,经销商把直营提车客户当二等公民,弄得身边小王提了两周车都没享受到什么售后茶点,气得直吐槽。
其实变行情今年就有苗头了,老魏和坦克原来是一个经销网络,突然分家,魏牌本身又并入了“长城智选”,剩下那几个团队分给新成立的传播中台,听一线的销售乱说“烫手山芋谁接谁傻”。有师傅说除了陈佳,还有几个高管也在观望,有的半年没熬住已经溜号了,这种反复折腾,年轻人还好,老家伙都怕“水太深”。
聊到长城自己的“中年危机”,就得说说那啥“35+计划”了。前阵子魏建军亲自宣布搞那种35岁以上人才招聘专场,咱圈里有几个当了二十年维修主管的都心动了。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人都看得上——有师傅摇头,说“年过三十,能安稳呆着就不错了”。不过长城确实不安分,除了正折腾的豪华跑车,说是要对标法拉利SF90(唉,这玩意儿买得起的一个小区撑死俩),欧拉那边也憋了新东西,“闪电项目”小组据说下半年会冒头两款新车,但这两年欧拉车主经常吐槽动力不如老款,尿素泵经常罢工,里程也缩水。
说到底,销量增长不快才是主因。上半年才涨了1.8%,全公司才跑了56.98万辆,按往年说百万没指望。比亚迪那边又疯涨了百分之八十多,想起来都扎心。师傅们都笑,“咱公司把利润都贴补维修了吧”。2025财报也不怎么好看,新闻群里流出利润下滑10.2%,这数据老会计一看就摇头,说“没戏”。
说说冷门的,魏牌高山家族不少车主最近加群,说MPV的NVH(车内噪音控制)比原来升级了,隔音棉据说多铺了三层,但还有人抱怨高速大风天窗响。新车还多了个冷门配置——后视镜加热和地面照明灯,夜里停车方便,但有师傅调侃“这玩意儿冬天才用得着,春秋就是个噱头”。有群友说维保成本也上来了一点,尤其是新款油电混动系统,电池模组价格大概七千出头,坏了没法自己修,只能等厂家派人。
邻居王姐有天抱怨,她的新魏牌MPV车道保持功能有点鸡肋,“老是在三环上莫名其妙抖两下”,一查是摄像头点水雾,售后师傅来一句“擦擦玻璃就行了”,侃得她笑出声。可新手司机觉得还是不踏实,这功能宣传得天花乱坠,真遇到京城雾霾那天,谁敢全指望自动驾驶。
这些年长城内部折腾,外面还得应付同行。车友群时不时揪错,老车主怀念过去的柴油机说“耐老皮实,现在都电子花里胡哨不好修”。用车八卦也不少,前两周有个群友MPV被小区门口电动车擦了,保险理赔还扯皮半个月,最后是维修厂仓库师傅一边喷漆一边骂“现在车贵,可喷漆都没人敢保证新款配色对得起”——旧蓝和新灰总是差半档。
新老车型对比,小区里老魏牌SUV还在撑着,发动机皮实点但油耗大,邻居都说“新车看着好,但没旧车省钱”,小修小补越来越难,配件还老缺货。
写到这儿,手机弹出二手车报价,有辆二手魏牌MPV出现在车友群,七万八就能入手。卖家是本地砖厂老板,说“闲了没人开,不如出掉”,据说当初买的时候还是全系顶配。至于内部管理啥时候真正理顺,谁能说得准,咱修车铺的老王总爱叨叨,“油能多加点就别少了,魏牌关键时候还是比小牌子顶劲儿”。有的人走了,有的人忙着招聘,街头魏牌继续多了,至于以后,路一长,故事都在路边——就这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