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加速自救,新款L系列提前救场

理想汽车加速自救,新款L系列提前救场-有驾
图片

曾经凭借“冰箱彩电大沙发”打造家庭出行标签的理想汽车,如今在销量滑坡与技术质疑中艰难求变。

2025年7月,理想汽车首次出现同比、环比双下滑,交付量仅为30,731辆,同比暴跌39.74%,跌出新势力前三。

曾经凭借增程式技术精准切入用户里程焦虑的理想汽车,如今却面临增程式市场份额跌破10% 的严峻现实。

在纯电车型高歌猛进、充电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当下,理想的“可油可电”护城河正在崩塌。

理想汽车加速自救,新款L系列提前救场-有驾

01 销量滑坡:理想跌出第一阵营

2025年新能源车市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深层分化。纯电车型以73.6万辆的批发销量,同比增速达44.8%,而增程式却遭遇6.2%的同比下滑。

曾经与问界并肩称雄增程市场的理想汽车,7月交付新车30,731辆,同比2024年7月的51,000辆下降39.74%。

这一数字让理想跌出新势力前三,零跑、问界、小鹏分列前三。

环比6月的36,279辆,理想下滑15.29%。这种同比、环比双下滑的情况,在理想发展史上尚属首次。

从领跑到掉队,理想的困局绝非单方面因素造成。增程技术优势减弱,鸿蒙智行、比亚迪、零跑等竞品分流用户,理想i8纯电SUV上市后陷入重卡对撞测试争议。

一系列环环相扣的事件,最终形成了这份不太“理想”的销量成绩单。

02 技术瓶颈:增程路线的诺基亚时刻

“增程技术的过渡性缺陷正在显现。”

增程式车型在高速工况下燃油经济性较差,亏电状态油耗甚至高于传统燃油车。J.D.Power调研显示,85%的增程车主日常仅使用150公里可用纯电续航

38%用户抱怨“既没有纯电的静谧性,又失去燃油车的续航安全感”。

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质变,截至2025年3月,全国充电桩总量突破1300万台。充电基础设施完善区域更倾向纯电,而长途用户转向“快稳省”的插混车型。

增程技术护城河的崩塌,还源于政策红利的消退。新能源补贴政策进一步调整形成“纯电优先”导向,增程式车型成本偏高的问题凸显。

竞争对手则不断加码技术升级。腾势N9用热效率43%的插混专用发动机+CTB电池一体化技术,实现1200km综合续航。

有的对手在宁德时代“骁遥”电池加持下,能够支持400km纯电续航,而理想增程车型仍停留在200km级续航

03 自救举措:智能焕新的紧急应对

面对市场压力,理想汽车在2025年5月8日紧急推出了L系列智能焕新版,涵盖L6至L9四款车型,以“加量不加价”策略聚焦智能驾驶、底盘悬架与能源效率三大维度升级。

此次焕新版实现了智驾硬件“全系越级”。AD Pro车型搭载地平线征程6M芯片,算力提升至256TOPS,配合ATL激光雷达,可在120km/h时速下实现夜间事故车AEB刹停。

AD Max车型升级为单颗NVIDIA Thor-U芯片,算力达700TOPS,支持端到端+VLM大模型,可执行语音指令找车位、拍照位置代驾等高级功能。

能源效率方面,L7/L8 Max车型搭载52.3kWh大电池,纯电续航分别提升至286km、280km,总续航超1400km。

理想L7/L8焕新版标配双腔魔毯空气悬架,支撑力提升30%,可毫秒级调节悬架刚度。

04 未来布局:新款L系列提前登场

据最新消息,原定于2027年才进行的L系列中期改款,或将提前至2025年11月至12月间发布。这一突如其来的节奏调整,被业内普遍解读为应对双重压力的战略举措。

26款L系列将带来颠覆性升级:全系有望引入800V高压电气架构,支持300kW以上超充功率。这意味着车辆可在10分钟内补充约200公里续航,极大缓解补能焦虑。

同时,纯电续航里程将突破200公里,真正实现“一周一充”的城市通勤闭环。

近日,网络上曝光了一组2026款理想L9的路试谍照。测试车后轮区域显示出不寻常的细节,其转向角度尤为明显,这被认为是搭载后轮转向系统最直接的证据

对于理想L9这样尺寸的大型SUV而言,后轮转向功能将直接改善车辆在低速过弯或窄路调头时的灵活性。

除了后轮转向这一亮点,全新L9在续航方面也可能迎来重要升级。据多方消息显示,新车将搭载容量更大的电池组,推测电池能量超过60千瓦时。

这一升级将使CLTC纯电续航里程有望突破400公里,较现款车型的280公里有大幅提升。

05 市场挑战:增程赛道日益拥挤

“蛋糕变大的速度,远远慢于炮灰涌入的速度。”

增程车市场已经从蓝海变为红海。粗略统计,今年光是增程大六座SUV就不下15款,但市场的整体规模变化并不算大。

“500万内最好”的过度营销话术被反喻为“500万内素质最差”,品牌NPS值大幅降低。过去一周,社交媒体上涌现出大量关于理想车主素质低下的视频曝光和吐槽。

理想车主形象从有为家庭加速滑向“暴发户标签”。

同时,充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也在改变用户习惯。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充电桩数量已突破1669万个,五年增长超10倍,高速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超过98%。

早期增程车主换车时超60%转投纯电怀抱。一位从理想ONE换为特斯拉Model Y的车主表示:“开了三年增程车,早就习惯了电车的平顺,现在充电桩这么方便,没必要再背个发动机了。”

资本市场已经拉响警报。理想汽车港股价格从i8上市前的128左右,一路狂跌到96左右。历史经验表明,汽车行业技术路线切换的窗口期通常不超过18个月。

面对技术路线、产品布局和品牌形象的三重围剿,理想汽车必须直面三个残酷现实:增程技术的过渡属性决定其不可能成为主流选择;在比亚迪、吉利等已实现“纯电+插混”双线布局的当下,单腿走路策略风险巨大;负面缠身之下,品牌形象和溢价能力正在被过度消耗。

12月将至,理想的提前改款能否力挽狂澜,答案即将揭晓。

如果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欢迎关注36策公众号。

声明: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撰写成文。图片仅用于交流学习,版权出处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