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保养别再被坑了,这才是正确做法,省下不少钱

相信很多有车的朋友都遇到过类似的情景:当您的爱车行驶里程数接近一个整数,比如四万、六万或者八万公里时,总会接到来自汽车4S店或者修理厂格外热情的电话。

电话那头,工作人员会用一种非常专业且不容置疑的语气提醒您:“先生/女士,您的车辆已经到了需要进行‘大保养’的公里数了,为了确保您的行车安全和车辆性能,建议您尽快预约到店。”听到“大保养”这三个字,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心里咯噔一下,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疑问:这到底是个什么保养?

听起来项目很多,是不是意味着花费也不菲?

汽车大保养别再被坑了,这才是正确做法,省下不少钱-有驾

如果不做,会对车子造成什么不可逆的伤害吗?

这个所谓的“大保养”,究竟是车辆必需的全面体检,还是一个被精心包装过的消费套餐呢?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把这个让无数车主感到困惑和焦虑的问题,好好地聊清楚、说明白。

首先,我们得弄明白,大家口中常说的“大保养”究竟包含哪些内容。

其实,它并没有一个官方且统一的定义。

通常情况下,它被理解为一种“打包服务”,是保养机构将在某个特定公里数节点,把一系列他们认为需要更换或清洗的项目组合在一起,进行一次性处理。

这里面通常会包括更换发动机机油和机油滤清器这个常规项目,此外,还会加上更换变速箱油、刹车油、防冻液、转向助力油等全车油液;更换火花塞、空气滤芯、空调滤芯、燃油滤芯等易损件;以及进行节气门清洗、喷油嘴清洗、进气道清洗、三元催化清洗等清洁类项目。

汽车大保养别再被坑了,这才是正确做法,省下不少钱-有驾

这么一看,项目繁多,涵盖了车辆的动力、传动、刹车、冷却等多个核心系统,给人的感觉确实非常全面,似乎做完之后,车子就能“返老还童”。

然而,问题的关键恰恰就在于这种“一锅烩”式的打包处理方式。

我们不妨冷静下来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汽车上这么多不同种类、不同材质、不同工作环境的零部件和油液,它们的磨损速度和老化周期可能完全一样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这就好比我们人体,头发长得快,指甲也长得快,但我们不会要求牙齿也按照同样的频率进行更换。

车辆也是同理,每个部件都有自己独立的设计寿命和更换标准。

强行将它们捆绑在四万公里或者六万公里这样一个固定的节点上进行“集体更换”,本身就缺乏科学依据。

汽车大保养别再被坑了,这才是正确做法,省下不少钱-有驾

事实上,如果您仔细翻阅您爱车的《用户手册》或《保养手册》,这本由汽车制造厂家编写的、最具权威性的“养车宝典”,您会发现里面根本找不到“大保养”这个词汇。

厂家只会详细列出每个独立项目建议的检查或更换周期。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保养”这个概念,更多是售后市场为了提高单次保养的客单价、简化营销流程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商业术语,它利用了车主对车辆知识的不足和对行车安全的担忧,成功地营造出一种“不做不行”的紧迫感。

那么,摒弃掉这个笼统的概念,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维护自己的爱车呢?

答案就是:化整为零,按需保养。

我们要做一个聪明的车主,了解自己车上主要部件的“脾气秉性”,而不是盲目听从打包推荐。

我们先从最核心的油液说起。

汽车大保养别再被坑了,这才是正确做法,省下不少钱-有驾

发动机机油是每次保养都必须接触的,但周期并非千篇一律。

如果您的车是日系或韩系等对机油要求不那么苛刻的自然吸气车型,使用半合成机油,跑个五六千公里或者半年多更换一次就足够了。

而对于德系、美系等品牌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它们的工作温度和压力更高,使用性能更好的全合成机油,将更换周期延长到一万公里甚至更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再来看变速箱油,这里的讲究就更多了。

现在市面上主流的自动变速箱分为AT、CVT和双离合(DCT)。

一般来说,技术成熟的AT变速箱和强调平顺的CVT变速箱,它们的换油周期普遍在6万到8万公里左右,并且适当推迟一两万公里更换,对变速箱本身也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

双离合变速箱则要区分干式和湿式,例如大众的干式双离合,其齿轮油更换周期很长,可达10万公里以上,但控制换挡的机电单元液压油则建议6万公里更换;而湿式双离合因为有油液浸泡散热,更换周期也多在6到8万公里。

汽车大保养别再被坑了,这才是正确做法,省下不少钱-有驾

更有一些车型,例如部分现代的双离合变速箱,厂家直接宣称是免维护的,在车辆的正常使用寿命内根本无需更换。

至于最皮实耐用的手动挡变速箱,它的结构简单,油品恶化速度慢,跑个10万公里以上再换也绰绰有余,或者当您感觉挂挡有明显的生涩感时,再进行更换也不迟。

接下来是防冻液和刹车油。

很多人被“两年一换”的说法束缚住了。

实际上,现在原厂的防冻液,特别是长效型防冻液,其使用寿命非常长。

比如丰田、本田等品牌的车型,其原厂长效防冻液的首次更换里程甚至可以达到10年或20万公里。

对于绝大多数家庭用车来说,在其整个生命周期里,可能都无需更换防冻液。

汽车大保养别再被坑了,这才是正确做法,省下不少钱-有驾

刹车油的情况略有不同,它具有亲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沸点降低,影响刹车性能。

因此,它确实需要定期更换。

但“两年四万公里”的标准对于大多数城市路况的车辆来说,显得过于保守了。

综合来看,三到五年更换一次是一个比较合理且安全的周期。

然后是火花塞和刹车片这类易损件。

火花塞的寿命主要由其电极材质决定,最普通的镍合金火花塞大约能使用4到6万公里,而现在主流车型上广泛使用的铂金、铱金火花塞,其寿命可以轻松达到8到10万公里,甚至更长。

所以,在更换前,最好先弄清楚自己车上用的是哪种材质的火花塞。

汽车大保养别再被坑了,这才是正确做法,省下不少钱-有驾

刹车片则是一个完全没有固定更换标准的东西,它的磨损速度完全取决于驾驶者的驾驶习惯。

频繁在拥堵市区猛踩刹车,可能三四万公里就需要更换;而经常跑高速、习惯预见性驾驶的车主,一副刹车片用上八九万公里也是常事。

判断标准很简单,一看厚度,一般磨损到剩余3毫米左右就需要更换了;二看报警,很多车型都配备了刹车片磨损报警功能,当仪表盘上的故障灯亮起时,说明需要更换了,此时系统还预留了足够的安全余量,足够您安稳地开到修理厂。

最后,像发电机皮带这类部件,在现代汽车自动张紧器的作用下,磨损已经非常小了,很多车型的皮带在十几万甚至二十几万公里时都依然完好,没有任何裂纹。

每次常规保养时,让修理工师傅顺带检查一下其表面状况即可,没问题就完全可以继续使用。

综上所述,所谓的“大保养”其实是一个被拆解开来看就并不可怕的伪命题。

它将许多不同生命周期的保养项目强行捆绑,容易导致车主为许多尚不需要更换的部件提前买单。

作为理性的消费者,我们应该做的,是手持车辆保养手册,把它作为最权威的参考,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用车环境和驾驶习惯,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

做到该换的坚决换,不该换的绝不浪费,这才是真正对自己、对爱车、对钱包都负责任的养车之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