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干不过老头乐,这届天津车展我笑出声

讲真,天津要办车展了。

这事儿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一种赛博朋克废土世界里的古典仪式。

在2024年这个时间点,所有车企都杀红了眼,卷得连亲妈都不认识了,居然还有心情凑在一起,搭个台子,请点模特,然后假装我们还是好朋友,我们还在一个有秩序的商业世界里。

这像什么?

像一群马上就要飞升渡劫,或者被天雷劈死的修仙者,非要在决战前夜开个“金丹品鉴交流会”,大家其乐融融,互相吹捧对方的丹药炼得是多么色泽圆润、灵气充沛,其实心里都清楚,明天谁的脑浆子就得被谁打出来。

不装了,摊牌了,现在的车展,压根不是卖车的地方,它就是一个大型的、昂贵的、充满表演欲的病友交流会。

你看那参展名单,三体人看了都得一个趔趄。

外资合资的,宝马、奔驰、奥迪,这些老牌“雷电法王”,还在那里端着。他们卖的不是车,是一种玄学,一种“我比你高级”的空气。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那个三叉星标。你开个奔驰,哪怕是丐中丐的版本,去参加同学会,腰杆子就是硬一点。这是一种信仰,是品牌光环的金钟罩铁布衫。你跟奔驰车主聊技术参数、聊性价比,他会用一种看化外蛮夷的眼神看着你,因为你根本不懂,那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然后是自主品牌,比亚迪、红旗这些。好家伙,这帮人已经不是来做生意的了,他们是来掀桌子的。如果说以前的竞争是大家都在一个餐厅里,比谁的菜好吃,那现在比亚迪们的策略是,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价格战打到骨折,配置堆到天际,恨不得把冰箱彩电沙发全都给你塞进去,再送你一个会唱“机你太美”的AI管家。这种打法,不是竞争,是自爆,是黑暗森林里的极限施压。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最后是特斯拉、小鹏、理想这些新势力。这帮人就更有意思了,他们是来传教的。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马斯克今天说要上火星,明天说要脑机接口,车主们听得热血沸腾,仿佛自己买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张通往未来的船票。你跟他说这车内饰毛坯,他说这叫极简主义;你跟他说这车悬挂硬,他说这叫路感清晰。典中典。他们的核心需求根本不是一辆车,而是维护自己作为“未来战士”的信仰不被动摇。

车展上最花里胡哨的,一定是技术展区。

什么“智能驾驶从感知流转向认知流”,什么“大模型驱动座舱体验”。听着就想笑。

我作为一个被各种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反复折磨过的中年人,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决定自动驾驶成败的关键,不在特斯拉,不在英伟达,不在那些穿着高领毛衣的发布会PPT上,而在于中国每一个城市毛细血管里,那些神出鬼没、走位风骚的“老头乐”。

你可以构建一个思想实验。一辆搭载了最先进“认知流”大模型的旗舰电车,行驶在一条复杂的混合道路上。突然,左前方一个骑着三轮带棚“老头乐”的大爷,毫无征兆地一个鬼探头,紧接着一个极限S型走位,成功预判了你的预判,卡在你前面。这时候,你的车机CPU估计已经干到冒烟了,它那几万亿次算力的芯片,正在疯狂计算大爷的意图、社会学模型、博弈论以及相对论。但大爷根本不跟你讲道理,大爷的世界里只有一条物理规则:只要我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AI大模型干不过老头乐,这届天津车展我笑出声-有驾
AI大模型干不过老头乐,这届天津车展我笑出声-有驾

所以,别扯那些高大上的名词了。真正的智能驾驶,是“老头乐”驾驶。什么时候你的车能在中国道路上躲开所有“老头乐”的gank,什么时候再来吹牛逼。这帮车企天天吹自己的技术能上天,结果连个地面上的大爷都搞不定,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当然了,为了让你心甘情愿地掏钱,车展的主办方也是煞费苦心,一把子整活。

又是加菲猫主题空间,又是汽车改装嘉年华,又是漂移表演。坏了菜了,这是车展还是环球影城?他们把一切能吸引眼球的东西都塞进来了,就差请个道士在现场开光了。说起加菲猫,我就想起我妈做的千层面,虽然难吃,但至少很真实,不像现在车企发布的那些续航数据,一个比一个离谱。

AI大模型干不过老头乐,这届天津车展我笑出声-有驾

这种操作的本质是什么?是“不务正业”。因为车本身已经卷到没法看了,性价比已经聊烂了,只能从周边下手,给你一种“虽然车不一定最好,但我们这里最好玩”的错觉。你买的不是一辆车,是买了一张大型游乐园的门票,顺便送你四个轮子。

还有那个什么汽车营销数智化转型峰会,听听这名字,每一个字我都认识,连在一起我就不知道它在说什么。无非就是一群焦虑的中年人聚在一起,互相交换一下焦虑,然后假装找到了解决方案,最后发现唯一的方案还是降价。加大加大加大。

最实在的,可能就是那些优惠了。

津南区发500万汽车消费券,单车最高补贴4500。

这玩意儿听起来很美,但你仔细品品,就跟修仙小说里的“回魂丹”一样。这哪里是消费券,这是给奄奄一息的汽车消费市场喂的一颗续命丹药,吊着一口气,别当场死了就行。

但它真的有用吗?我表示怀疑。

这是一种典型的预期颠覆。对于那些本来就要买二三十万车的人来说,少个三四千块,有当然好,没有也无所谓,影响不了决策。而对于那些预算紧张、需要这几千块补贴的人来说,他们缺的可能不是这4500,而是剩下的十几二十万。所以这事儿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主要是给媒体一个标题,给领导一个汇报材料,给大家一种“经济还在运转”的幻觉。

AI大模型干不过老头乐,这届天津车展我笑出声-有驾
AI大模型干不过老头乐,这届天津车展我笑出声-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像个怨妇,对着车圈的这点破事儿反复唠叨。但没办法,不说不快活。

这帮人,真的疯了!

一边是海水,火焰般的“掀桌子式竞争”,大家都在自爆的边缘疯狂试探。另一边,是火焰,海水般的营销泡沫,用加菲猫和漂移表演,努力营造出一片歌舞升平的虚假繁荣。

所以,天津车展是什么?

它是一个巨大的、被精心粉饰过的矛盾综合体。

它是一个压缩毛巾,看着不大,泡在消费主义的水里,立刻膨胀成一个光怪陆离的奇观。

它是一场大型沉浸式戏剧,所有车企都是演员,所有观众也是演员,大家心照不宣地配合着演出,假装相信技术在进步,品牌有价值,未来会更好。

但能过,就是能过。

对于普通人来说,去看个热闹,领点小礼品,拍几张照片发朋友圈,也挺好。毕竟,能亲眼见证一个行业的集体“癫狂”,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就问你怕不怕?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