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近电动车圈里大家聊得火热的这个“电解液变硬,电池就变得强大无比”的事儿,我也琢磨了一阵。说得天花乱坠,宣传海报一个比一个炫,什么新时代技术革命、续航无敌、再也不自燃……乍一看确实容易让人心动,毕竟谁不想既开着电动车潇洒,又没什么后顾之忧呢?那问题就来了:这事儿真的像宣传那么神吗?把电解液整得半固半液,是不是电池就从此有了金刚不坏之身了?
其实我特纳闷,我们日常用电动车最在意的是什么?不就是“跑得远”、“充得快”、“用得安全”,还有“别让钱包大出血”嘛。这几个事儿基本都绕不开电池。你说现在电动车卖得不错,但要真普及到你我家门口,电池不争气,路上一车全趴窝也没什么意思。所以说,大家老早就在盼着新电池技术——这几年吆喝得最猛的就是“固态电池”,仿佛一夜之间,所有问题都指望这块砖头解决。
但你仔细琢磨一下,固态电池现在在哪儿呢?还在实验室的瓶子里打转。要不然,上市车上都换固态了,还轮得到咱天天议论?这玩意说穿了还离量产太远,就像上了大学才发现,老师承诺的双人宿舍最后给分了个八人间。技术梦想很美,现实嘛,还就那么回事儿。
所以,现在车企们玩的是啥?就跟老家做豆腐似的,想吃“豆腐脑”又没工具,先整一碗凝固得半生不熟的“半豆腐脑”来顶着。于是,“半固态电池”横空出世,被包装得那叫一个高大上——既流行又保险,还能提前尝鲜。但要我说,这东西,其实就像饭店买的下酒菜,“也就那么回事儿”,该有的毛病它还是少不了。可问题是,哪怕“一半新鲜”,给大家带来的想象空间可是全新的,因为现有的“老电池”问题真挺多。
你想啊,传统的电解液就跟糖水粽子似的,流来流去的,遇点事儿还容易“溢锅爆炸”,啥叫自燃?不就是电池一激动,糖水撒一地。这次说把它变硬,让它坚挺点,能不能真的解决安全隐患呢?理论上,半固态电池固体含量多一点,液体少一点,自然甭担心液流溢出,再加上本身更稳,危险系数肯定是降了。但降到什么程度,这事儿要打个问号。毕竟现在的爆炸视频,大部分还都是“实验室特供”。等大夏天、电车堵在高架桥上的时候,咱再来掂量掂量。
再说续航焦虑——现在家用电动车,不充到满格谁敢说自己没“电量恐慌”?说半固态电池能储存更多电,理论上一下从600飙到800,听着是很美的样子。但是我们得问一句,“谁能保证量产后的数据不缩水?”就像买羽绒服,看宣传单都是“90%绒”,买到手一称,感觉还是“60%,吹得天花乱坠”。宣传能说自己能量密度1000Wh/kg的电池,市场上哪个真卖出来过?你说增加能量密度当然是好事,可是这一堆实验室的数据跟马路上的真实表现画等号,差的可不止一点半点。所以,你信数据,还是信自己冬天出去冻得直哆嗦的左手?
还有大家不怎么关注但其实挺棘手的问题,就是电池用到后期的衰减——你充一百次后,发现“一公里掉一格”,再高科技电池也逃不掉。而半固态电池现在吹的“寿命更长、不易衰减”,我想问一句:咱见过哪款用五年还能保七八成续航的车吗?而且这种新技术,一开始都是“债留后人”——先抢市场,衰减慢不慢,到时候推个锅就完了。不像你老家种地,土豆地瓜收成咋样,说不清赖天气,种的人谁也推不了干系。
再说成本,这事儿真不能只算原材料账。半固态电池一研发就是几年,设备投资全是翻倍算的;只要说“新技术”,厂商怎舍得成本价卖你?早期出来的小批量电车,价格高得让人怀疑人生。早买早尝鲜,代价那是真的“把实验室费用算进了买车价”。你说享受优越,先得挣够那份冤枉钱。以前有人揶揄“有车无电”,现在改成“有电无钱”也不稀奇。
当然,半固态电池也绝不是一无是处。就目前来看,不管是安全系数、能量密度、低温稳定性,的确是比液态强一截。尤其是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天一打火,电池还能正常放电,这对滴滴师傅、老家司机啥的可是立竿见影的好消息。说到底,新技术是要有的,总得有人当“小白鼠”,不折腾哪来的进步?车企敢“吃螃蟹”,总比啥都不干的强。
但你说这是不是新能源车的救世主?我还真不敢打包票。还是那个老问题,技术成熟不成熟,量产稳定不稳定,出了锅谁来背?现在的半固态更多像一味“缓和剂”,缓和我们对电动车各种不满,给用户一点新鲜感,也给投资人画个饼,至于最后结果,谁都心里没底。
最后咱想一想,我们到底希望电动车电池变成啥样?是希望一次充电,北京到深圳都不用歇气,还是说再也不会自燃爆炸?是希望充电十分钟,跑路一整天,还是希望五年十年不掉链子?现实摆在这儿,没有一项技术能全拿。半固态电池是进步,但不是终点,更不是灵丹妙药。未来二十年,电池还得迭代,但只要有人掏钱,有厂家敢玩,技术就不会停。到时候,可能咱们一边吐槽钱包越来越扁,一边骂着还是毫不犹豫交上发票,该换新车还是换新车。
所以说,电解液变硬了,电池就真能变得风雨无阻?还差得远。所有的进步都要时间验证,谁都想一步登天,但现实总得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爬。与其指望一次革命全解决,不如踏踏实实盯着厂家出新招,别光炒概念。你说天寒地冻的早上,能有辆靠谱的车开出家门,电池不用担心,也用不了五万块换一组,这日子就已经很不错了。剩下的,咱慢慢看谁把实验室里的新鲜货真送到你我门口。
说一千道一万——技术这回事,不怕慢,就怕真停了。至于半固态电池是不是“救世主”,我倒不急着下结论,“小白鼠”都跑一圈了,回头看大浪淘沙后到底留下啥,那才来的真实。至于那些吹得震天响的大V,等他们自己掏腰包买车,用够五年不掉链子,咱再一块儿信也不迟。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