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国内新能源车的江湖这么快就变了天?这几周车圈的排名可是有点意思,卖得好的、追得猛的、憋大招的,还有一边喊着技术,一边低头数库存的。要说这20家新能源品牌都憋着劲想干趴对方,不过,有几个问题,你们真不琢磨琢磨?
为什么比亚迪又又又回榜首了?本来比亚迪落下点,大家都嘬着等,说看看其它新势力能不能真爬起来。结果这周一看,比亚迪6.48万辆,谁又能追得上?这是不是说明,卷产品线、卷升级速度、再卷一把价格,依然有效?说穿了就是厂子够大、车够多,堆死你。可有意思也就在这,大家还真没觉得比亚迪“不可替代”。这不,某些人天天说新势力后浪推前浪,可细看下来,那些高喊创新、嘴上说要挑战比亚迪的品牌,还是没凑齐全套路,老老实实还是得看老大哥脸色。
说到这,有没有人奇怪,零跑怎么变成新势力的带头大哥了?这不是运气,这就是靠一招:不停地上新车,刚上市没多久,又刷新一波关注度。消费者的钱包、眼球、情绪,怎么样都别让它冷下来。别的品牌都说得挺好听,什么要慢工出细活打造精品,其实流水线一半空着呢。零跑是真把新车上市当KPI,月月都上,消费者都快跟不上节奏了。这样好吗?有意思就在这:够热闹,可谁是真用心谁是割韭菜,等两年后用车口碑才见分晓。
再看看小米。雷总不说话则已,一说必然炸场。小米这周9800辆,上来直接越过了问界这老牌新贵。一时间,这“互联网造车”又炒热了。可冷静想想,买小米车的,到底是有多少真粉,多少跟风凑热闹的?要真说汽车本质,那些体验跟头部真的有差距。可你看小米的发布节奏,营销话术,从手机那一套粘着用户做社群,真成了汽车圈的一股异类。可问题也来了,小米能不能跨过这道门槛,变成真正有技术含量、有老用车群体认同的品牌?这指不定。
既然说到问界,咱得好好看看,华为造车这条路到底能走多远。问界销量最近有点掉队,8600辆,还不得不靠M8和M9这俩大块头撑场子。这种做法怎么看怎么有“华为手机走高端路线”的影子。可汽车毕竟不是手机,一个爆款撑不住太久,M8纯电版才交33台,这说明啥?市场并不一定真买华为光环账。下周M7上新,一炮13万订单,真有那么神?这种“首发订单暴涨”的套路,手机圈也玩过,汽车这块,能不能长久,得看真有多少人最后把钱付了车提回家。
别说,比亚迪最近也没闲着,秦L EV、海豹DM-i、唐智驾版各种花样齐活。你问问自己,作为一个选车的普通人,有这么多新车,你是真的高兴,还是看花了眼?厂家敢堆产品线,说到底还是想把你胃口吊起来,抬着价格卖货。但普通人真那么容易被忽悠吗?真不见得。你看特斯拉销量还能排第三,别人没有那么多车款,卖得还是扎扎实实,归根到底,用户认准了,价格合适、口碑过硬、服务不费劲,你说是吧?
讲真,这里面还得说说那些被称为二三线的品牌,比如长安新能源、奇瑞、埃安这些。前几年你谁搭理他们?一说新能源汽车,全是比亚迪、蔚来、小鹏这些新潮流。可现在你发现没,这些二线品牌一个个销量悄悄爬上来了,周销量五六千台已经不丢人。原因很简单,老用户多、小城市网点通、价格还合适。就普通家庭来说,买这些品牌不上头、不伤钱包、不“试水”,完全合情合理。谁说二线永远上不来?关键就看谁能守得住自己那亩三分地,慢慢也能变成新一波头部。
你们是不是还在琢磨,这批新车、那些爆火的黑科技真的能逆天改命吗?最近谁都在拿技术说事,什么刀片电池、自动驾驶、纯电能续航1500公里……是技术,是噱头,还是真本事?说到底,汽车这东西不是靠一项新技术就能改命的事,高端技术都是资本堆出来的,哪有那么容易买单?普通人看重的就是:实不实用、修车贵不贵、换电池麻烦不麻烦、撞了维修方不方便。这些才是痛点,不是你室内续航1800公里、3分钟到100迈、大灯能照八公里那点炫技。瓜田李下的事多了,全民看手机的习惯不是一夜养成的,开车这事儿更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
另外,闭口不谈的一个事,就是原材料涨价这事。现在锂又涨了,电池厂子成本都扛不住,厂家嘴上说“降价”,心里拨算盘:我怎么才能又拉订单又别亏得太多?这经济账你当他们没算明白?你愿意为新噱头掏腰包,他才敢加配置;要是大家都喷价格,第一件事肯定不是给你升级,是去跟供应商压价。说白了,车企的这点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市场不行立马绕回来降价圈客户,这些道道,十年前合资车不都玩过?现在只是新能源版重来一遍而已。
我想说,到最后,你问自己,你买新能源车,是觉得环保?觉得补贴?还是觉得能装个新潮?还是说油贵充电便宜,换新车不费事?想明白了,才不会稀里糊涂被下一波“大新闻”带偏。别看厂家一波接一波“技术革命”、“全新旗舰”、“超智能座舱”,你要是冷着眼看,十年前的“全球首发”,到现在还不是烂大街?
新能源车市场真的“定了盘”吗?远没到那步。头部品牌还想更肥,二三线还想往上挤,大家你追我赶,谁弱一点说不定转眼就掉队。你今天是新贵,明年可能就是淘汰名单上的失意者。考验的还是那句老话:你能不能给消费者实在好用、价格不忽悠的东西?能不能扛得住原材料疯涨和政策收紧的煎熬?时间一拖,自然见分晓。
你要问我怎么看这轮换挡?一时火热是真的,但谁能笑到最后,真得靠几年后的口碑、服务和保值率来证明。别光看发布会的热闹,最考验人的,还是那句话:你开五年再回头,有没有想骂娘?你闷头一开,看着大街上跟你同型号车辆多不多,回头率高不高?这才是真正的新能源车排位赛。别急着信爆款和网红,时间,是最后的杀手锏。
咱们都别着急下结论,也别光看销量数据乐呵。谁在后面憋着大招,谁在台前硬撑面子;哪个品牌真正能熬过洗牌期,大家很快都能看到真章。反正,这新能源车江湖,眼下的排名,未必就是以后能笑傲江湖的主。大伙拭目以待吧!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