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逸动重庆下线,千公里续航搅局家轿市场
7月末的重庆,天还是闷热得很。厂区门口那会儿人不多,我和几个修车师傅蹲在阴影底下抽烟。忽然听见里面一阵欢呼,说是第四代逸动首台车终于从生产线上出来了。老李头咂摸着嘴说,这玩意190万用户都等着呢,还真是个大场面。
说实话,逸动这名字我听了十几年,从最早那批到现在的第四代,一直没断过。有回我陪表哥去提二手车,他就挑了辆旧款逸动,说开起来皮实耐造。我还记得他跟销售磨叽半天,只为了砍掉几百块装潢费。后来才知道,这系列居然能“绕地球一百圈”,四百万公里品质长征,不吹牛也挺唬人的。
新一代出来这事儿,其实群里已经炸锅好几回。有个叫阿东的兄弟,在工地上干活,每次聊起新款就爱问:“到底有啥不一样?是不是又堆配置?”但今儿看到真车,感觉和以前那些油腻家轿不太一样——前脸那道贯穿式LED灯带亮起来,比夜市摊上的霓虹还扎眼;电动尾翼收放自如,小年轻看了肯定心痒痒。这玩意你别小瞧,有一次我们楼下小伙子洗完车忘收尾翼,下雨进水报修,好在保养站师傅顺手帮忙解决,还顺嘴嘟囔一句:“以后用点心。”
再说智能座舱吧,现在谁买家用轿车不得琢磨点科技感?这次他们整出个什么“天枢智能座舱”,据说能连Carplay、华为HiCar这些。我试了一把语音助手,“小安,把空调开大点!”居然立马响应,还能直接对接手机导航、音乐啥的。不像以前那些假智能,中控屏卡成PPT。这套系统还能扩展生态,用2小时待在车里也不会无聊——邻居老王试驾后直夸,“比我那合资SUV还顺溜”。
安全方面嘛,我媳妇最关心这个。“方舟笼”结构她研究半天,看说明书写着77.2%高强钢,还有1500兆帕超高强度材料。“反正撞上也有保障。”她总这么念叨。其实真正让人放心的是540度全景影像,就算停车位再窄,也不用担心刮蹭。而且后排空间是真的大,上周带丈母娘一家出去吃饭,她老人家坐后排都能翘腿睡觉,说比出租舒服多了。
动力部分之前网上争议挺大的,新蓝鲸发动机到底咋样?听售后技师讲,这机器500Bar超高压喷射,加上iEM智慧管理系统,一脚油门下去,那推背感确实猛。不过实际体验下来,更让我惊讶的是省油。一箱油跑1000公里不是噱头,有位司机专门跑长途测过,每公里五毛钱左右,比原来1.6L自然吸气省不少。他还吐槽一句:“早换早享受,当年犹豫买日系,现在肠子悔青。”
还有一个冷知识,新款适应不同路况特别灵光。我去年冬天下雪回老家,高速拐弯时一般紧张,但朋友开的就是新逸动,他说坡道扭矩分配自动调节,不容易打滑;弯道加速时动力输出特平稳,就跟跳芭蕾似的轻巧。据他说有段时间ABS传感器误报警,也是4S店免费升级软件搞定,没有拖泥带水。
其实关于养护,有些细节大家常忽略,比如前排双层隔音玻璃,我开始以为只是宣传噱头,但真坐进去才发现高速风噪低很多;而且原厂轮胎抓地力不错,就是价格稍贵一点,不过有人偷偷换便宜货被群友嘲笑,说“羊毛出在羊身上”。还有一个事值得提醒:冷启动偶尔会出现轻微抖动,多数时候是因为机油粘度选错,用厂家推荐型号基本没问题。
最后想起件趣事:我们社区微信群里经常讨论二手行情,有人问第三代和最新这一代差距大吗?结果老司机们七嘴八舌,各种版本都有。有位修理铺老板甚至爆料,“三年前某批次易损件寿命短,现在新版彻底改良,再折腾也找不到当年的通病。”可见每一轮更新,总归还是朝靠谱方向走。
免责声明: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散落于生活片段、维修技师闲谈及业主微信群讨论等处,如遇具体参数请以官方信息为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