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关注春风摩托和雅马哈联手这件事,说白了,大家的心思其实很简单:是不是要整点新鲜玩意儿?是不是国产摩托终于要立个新标杆?可是话又说回来,这俩厂家宣布“联姻”到现在,没啥实质进展,把大家的胃口吊得老高,还是没有“官宣怀孕”,这就让人不禁嘀咕起来:你们到底在等啥?
其实我们得先想清楚一个问题:春风要在150踏板这块突围,到底靠什么?联手雅马哈,是不是唯一的路?你要是单讲技术,两家都不差,春风盘活市场的速度也算快,最近不是又推了150SC、后头还有150AURA,年底还要上150SC-F,一波接一波,主动出击的劲头还挺足。这些动作也说明一点,春风不光指望“联姻”,自己也没闲着。
那问题就来了,春风如果单靠自己,能不能把150踏板盘活?咱得拨开价格这层窗户纸看看,现在市场价格战卷到哪步了?五羊本田、新大洲本田、豪爵、光阳这些老字号,前阵子又摁着价格干,主流150踏板起售价都卷到一万四以内了。你春风再怎么拼性价比,单拼价格,未必能赢得真空档,毕竟大品牌靠的不只是便宜,售后、质量、口碑一套又一套。
是不是就不能靠“联姻”产生点新势力?其实杨柳风一吹,能想明白,春风加雅马哈,要是整出个合资150踏板,比起那些国产自己单干的,光是品牌号召力、技术底子就能高半个头。雅马哈可不是白给的,日本人搞摩托的水平有目共睹,进口踏板虽说贵得离谱,但用料、细节、骑感都不是纯国产比得了的。
话又说回来,雅马哈的踏板线其实有空位,进口的NMAX155又死贵,国产踏板诸如建设雅马哈的125系列说实话也没什么统治力,这简直是给春风和雅马哈搭桥的绝好机会。要是两家合资联手出个150的新款,很多人愿意多掏钱也得体验一下正儿八经的“野味”。
大家都知道,摩托车市场是卖得快,死得也快。这半年多,150踏板的价格从1.7万跌到1.4万,这速度用“猛”形容都嫌慢,厂商要不抓紧掏真货,过两天风向一变,想翻身都难了。明年市场只会比现在更卷,品牌卷配置,价格卷到底,消费者从来不缺选择,这时候,合资联手造一个拿得出手的精品,不说一统江湖,至少能占据一角不亏。
但问题还远不止于此。说了半天合资优势,难道单搞就没活路了吗?这其实是中国摩托发展的老话题:国产厂商到底该怎么突围?单纯的性价比,用户也就图个入门;但要有点技术、有点质感,配置丰富耐用、售后靠谱,用户的门槛和要求马上抬高。春风这些年“大跃进”没少有,国产摩托在性能和外观上进步明显,但你要真玩个长跑,还是看谁能把“细节”和“口碑”坚持下去。单有一个热卖爆款,不代表你能持续赚钱。
具体说到150踏板,这两年为什么突然火了?其实就是大城市年轻人和小城镇上班族,过去喜欢骑小档或骑电驴,现在觉得踏板舒适、省心,能遮个雨挡点风,比电动车强,又比大排摩托便宜实用。可这群人买车,除了性价比,更看企业的服务和体验,也就是说:春风不能只靠“便宜”两字冲榜单。
很多人吐槽国产摩托“便宜没好货”,那到底是因为啥?真不是说国产就搞不定,主要是有些厂家在细节和质量管理上差点火候,外观看着很唬人,用起来可能就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最让人闹心的是,出现问题售后还拖拖拉拉,搞得消费者心里不踏实。而合资品牌,一个是质量标准高,另一个是售后体系成熟,比如雅马哈这类老牌子,哪怕小毛病,也能让用户有相对的安全感。
那如果春风真的拉着雅马哈一起干,技术外流会不会是问题?国产品牌会不会落下后手?这是咱们国产行业经常被批的点。但实话说,市场有竞争是好事,合资模式能促进技术进步,一家独大反而容易变懒变老,春风能和雅马哈掰手腕,说明国产摩托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越来越重。只要在合作中能学到真家伙,国产厂商不光能吃到市场蛋糕,还有可能反过来自主创新,引领潮流。
消费者更关心的是,新产品到底能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你说技术好、品牌硬,是不是价格又跟着往上走?这就回到性价比这条老路:不是便宜就是好,但贵有贵的道理。你花一万三买到的踏板,假如能骑五六年不掉链子,不比花一万五买个进口小牌子强?所以真正的突破,不是把价格卷到地板,而是把体验做到顶板。谁能让用户用得省心、骑得顺心,谁就在踏板市场坐稳。
所以最重要的一问,春风和雅马哈合资的150踏板到底什么时候能来?这问题谁都在等答案,两家要是真磨磨唧唧一年半载,别家的新品早抢占先机,消费者一不高兴,“新鲜劲儿”一过也就那回事了。倒不如,早点把方案敲定,一鼓作气推出联名或者合资正款,给市场带点真正的刺激。
再说一次,时间真的不等人。这两年国产摩托的崛起让大家越来越挑,产品太慢市场就会生变,消费者就要用脚投票,谁也不会坐等你慢慢打磨。国产厂商能和国际一线品牌真刀真枪地合作,也是不小的荣誉。关键是能不能保持自己的创新和个性,别让合资变成“拉郎配”,失去原有特色,成了国外技术的附庸,那就白忙活了。
回头看看整个150踏板市场,从技术到价格再到用户体验,全都是明面上的战场。厂家们拼的其实没那么花哨,最后比的就是谁能让消费者真心满意。春风能不能在这个领域真突围,跟雅马哈合作是不是“最稳的出路”,其实答案不是死板的,不能说只靠联手就一劳永逸。更关键的是把自己的短板补齐,把“细节体验”做扎实,价格有优势、技术有提升、售后服务跟上了,市场自然就会给你正反馈。
现在大家都在看,谁能快点出手,谁能把这块蛋糕多切一口,春风别光想着便宜,多琢磨琢磨用户的真实需求。雅马哈也别总在技术上端着,市场才是检验品牌的最好武器。两家如果真能冰火两重天,整合资源,推出一款让用户都说“值”的150踏板,那才是真的突围、真的赢了。
最后,春风和雅马哈也请别让大家等太久,趁热打铁,打造一个国产合资“爆款”,把中国摩托创新的旗帜真举起来。谁都懂,摩托圈现在最缺的不是新产品,而是敢于踩准节点、敢于做出变化的厂家。只要抓住机会,未来是属于那些能及时调整方向的企业,也是属于喜欢尝鲜、勇于买单的消费者。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