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掌舵 新势力召回 汽车行业迎来质量觉醒时刻
七月。中国汽车质量委员会迎来新秘书长。马振山。这个名字或许陌生。但他的成绩震耳欲聋。
三十五载行业沉淀。从一汽-大众到奇瑞捷豹路虎。他主导SUV序列与ID家族。开创直播营销先河。2020年带领一汽-大众成为唯一产销破200万辆的车企。转战奇瑞捷豹路虎后。连续三年扭亏为盈。这是体系的力量。更是质量的胜利。
此刻履新。恰逢行业多事之秋。
某新势力品牌大规模召回116,887辆汽车。辅助驾驶安全隐患只是冰山一角。第三方投诉平台充斥抱怨。信息娱乐系统指令误识别。导航不准。这些低级错误竟成通病。智能化的光环下。隐藏着未经验证的半成品。
为什么?
恶性竞争扭曲了价值观。企业压榨供应链。追逐短期财务盈利。而非技术创新与品牌溢价。规模经济被奉为圭臬。成本优势成了唯一武器。在这种扭曲生态中。减配与半成品流入市场。毫不意外。
马振山一针见血。中国汽车产业仍处在“规模经济竞争”的原始阶段。
但他的解法不同。质量必须前置。“质量是设计出来的”。不是靠后期OTA修修补补。研发阶段就要植入质量基因。这是他对行业的警告。更是承诺。
营销乱象同样需要刮骨疗毒。国家已出手整治。为期三个月的专项行动 targeting 夸大宣传和恶意拉踩。作为营销老将。马振山直言不讳。“好公司谁天天在论坛说话?说的也不是真话。”。
流量反噬只是时间问题。
真正的好营销?他提炼出核心:“文字的背后是业务”。营销必须根植于对核心业务的掌握。对产品与客群的精准理解。业务托举营销。而非相反。
他的履新因此意味深长。这并非传统阵营的简单胜利。而是行业价值观的回归。当“新派”沉迷于技术狂飙与流量游戏时。“老派”用体系的力量证明。质量才是永恒的豪华。
监管层面也在同步强化。工信部加强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2024年新能源汽车召回达602.04万辆。智能驾驶功能安全、数据安全等新挑战。要求全新的质量管理思维。
全球舞台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已占全球市场60%。但质量话语权仍握在欧美手中。马振山的国际化经验。尤其是东盟市场本土化实践。或将推动中国质量标准“走出去”。这是从技术输出到标准输出的关键一跃。
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工具。华晨宝马的里达工厂展示AI如何赋能全链条质量管控。从供应链到生产线。数据正在重塑质量哲学。
但工具永远替代不了思想。
马振山的使命。不仅是修补漏洞。更是为中国汽车刻下“质量可信赖”的基因烙印。当行业从“速度崇拜”转向“质量信仰”。这场静水深流的变革。才真正开始。
道路很长。但方向从未如此清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