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呼吸的空气中,藏着比PM2.5更危险的颗粒。这些颗粒悄然无息地进入我们的身体,危害着我们的健康。其中,轮胎橡胶颗粒和微塑料这两种污染物,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杀手”,时刻威胁着我们。
轮胎粉尘的渗透路径和微塑料的扩散方式很不一样。轮胎在路面上滚动时,会不断磨损,产生细小的橡胶颗粒。这些颗粒会随着车辆行驶产生的气流飞扬到空气中,还会附着在道路灰尘里。不管是在繁华的城市街道,还是乡村小道,只要有车辆经过,就会有轮胎粉尘产生。而微塑料呢,它的来源比较广泛,比如外卖包装、塑料瓶等塑料制品,在自然环境中慢慢分解,就会形成微塑料。微塑料可以随着水流扩散,也能随风飘散,进入土壤、水体和空气。
2024年欧盟环境署和《新科学家》的研究结论显示,轮胎颗粒的年排放量是微塑料的3倍。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换算一下,差不多每人每年要吸入1公斤的轮胎颗粒。想象一下,我们每年不知不觉地吸入这么多轮胎颗粒,这对健康的影响可不小。
从日常的生活场景来看,通勤路线的选择和外卖容器都隐藏着风险。先说通勤,如果你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车流量大的主干道,那你暴露在轮胎颗粒中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粉尘不断飞扬。我有一次骑车上班,走的是一条车很多的路,一路上感觉空气里都有股橡胶味,鼻子也不太舒服。而微塑料呢,在我们点外卖的时候就可能接触到。现在外卖很方便,很多人每天都会点。但那些塑料餐盒、塑料袋,在使用过程中就可能释放微塑料。我有个朋友,喜欢吃外卖,有段时间总觉得嗓子不舒服,后来才知道可能和长期接触微塑料有关。
权威机构研究过鱼类死亡案例和人体尿液检测结果。在一些河流中,因为微塑料和轮胎颗粒的污染,导致鱼类死亡。人体尿液检测也发现,很多人尿液中都检测出了微塑料和轮胎颗粒的成分。这说明,这些污染物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了我们的身体。轮胎颗粒的危害很隐蔽,它不像微塑料那样容易被看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察觉到自己吸入了多少轮胎颗粒,但它却在不知不觉中损害着我们的健康。
那我们该怎么防护呢?我给大家提供三个可立即实施的防护措施。首先,减少轮胎空转。在停车等待的时候,尽量避免长时间让发动机运转、轮胎空转,这样可以减少轮胎颗粒的产生。我自己开车的时候,遇到红灯时间长,就会熄火等待,既省油又环保。其次,选择环保日用品。买东西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纸质包装或者可降解材料包装的商品,减少使用塑料制品,这样能降低微塑料的接触。最后,在通勤的时候,尽量选择车流量小的路线。如果可以,选择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出行,这样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减少暴露在轮胎颗粒中的时间。
总之,轮胎橡胶颗粒和微塑料对健康都有影响,但轮胎颗粒的隐蔽性危害更大。我们要重视起来,从日常生活的小细节做起,做好防护,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