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甩个数据,免得你以为我又在这“吹”:三个月,1.2万台M8乾崑系列,订单像是早高峰的地铁,谁说国产MPV只能当背景板?你见过那种棋局吗?啪一下,一步杀,局面立马天翻地覆。说起来轻松,真到自己手上,你敢下那步?我第一次摸到M8乾崑,还是去年冬天,手冻到都不想开空调,怕油耗飙上天。结果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直接告诉我,这车没打算跟传统MPV做朋友。
那场面有点像小时候家里下飞行棋,明明爸妈说“输赢不重要”,可真到最后一步,谁都不想被绝杀。朋友圈里有人问我,这动力到底能不能把一家老小都带稳了。你说这话问得,后排小孩睡得比家里还香,副驾驶的朋友差点都快以为自己坐错车,问我“国产MPV啥时候这么敢玩了?”我只能耸肩,心里嘀咕,底盘调校这玩意儿,真不是随便糊弄的。
你要真说懂MPV的,肯定得提提底盘。很多人以为大车就认命了,掉头慢,过弯像船,油耗还感人。可M8乾崑就像那种爱打篮球的胖子,转身比瘦子还灵活。城市里左拐右拐,方向盘一点都不发懵,老婆孩子抢着用。高速上,车身稳得离谱,副驾驶的老妈还在分析“是不是高速路修得好?”我也没戳穿,反正车稳才是王道。那些说国产MPV只能比性价比的,估计还没坐过这车。
再说说动力,2.0T+400N·m这数据摆在那,爱信不信。看过CBA吗?关键三分投出去,全场起立,绝杀来得干脆利落。这车加速也那味儿,完全不像个大块头。市区油耗8.4L,堵车时我也没心疼,能开到这水平,技术宅和理工男的自尊心总算扬眉吐气了。有人说国产车卖得贵是自信过头,我倒觉得这才叫有底气。对比合资,配置、动力、智能这一套,真不怕拉清单。
网上的“键盘侠”嘛,总觉得国产品牌涨价就是飘了。你说白菜价就得永远是国产的标签吗?MPV市场这几年风云变幻,谁还记得几年前一堆合资车主在贴吧发牢骚,后排连个杯架都没有?现在国产MPV,空间、配置、舒适性一步到位。你说是市场变了,还是咱们要求高了?其实都不是,大家都想要“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吃得少”,传祺就真琢磨明白了。
有一回,车友群里有哥们吐槽,家里老人还念叨老款MPV稳重可靠,问现在新车能不能扛得住长途?我没多解释,直接拉他上车。从北京堵到郊区,孩子们睡了两觉,老人也没喊累。下车后他一句话:“这车跟我记忆里的MPV不一样。”你说什么叫产品力?不就是让挑剔的人也闭嘴。
说起来,这种“绝杀”的快感,真不是每个人都体验过。你见过凌晨三点的修车厂吗?我见过。那些调校师傅一边喝着速溶咖啡,一边琢磨如何让2吨的大车拐弯不发飘。底盘工程师头上掉发都快比我多了。谁还记得早几年M8刚上市的时候,舆论场一片唱衰。现在?市场用真金白银投了票。
再换个角度说,MPV这行水有多深,只有进来才知道。新能源搅局,合资车降价,国产品牌还想往上冲,难度系数不比在CBA投绝杀简单。埃尔法当年是梦想,现在年轻人看传祺M8乾崑也不再觉得“高攀不起”。家庭用车,已经不是只拼空间了,谁不想偶尔给自己留点驾驶乐趣?就像家宴突然上了一道新菜,老人孩子都抢着夹,才算有点意思。
有人说,国产MPV做成这样,后面还有没有花头?我反倒觉得,这才刚热身。新能源、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这些新花样一个没少。等着看吧,接下来谁能杀出重围,还真说不准。市场就像棋局,下一步永远没人能预判。
说到这里,想起前几年媒体都在感慨,国产品牌啥时候能真正在高端站稳脚跟。我当时也半信半疑,现在亲身体验,才觉得“绝杀”从来不是靠嘴皮子。每一个细节,每一次调校,都是为那一刻的爆发准备的。你说值不值?反正我愿意为这份踏实感买单。
你要是也有被“绝杀”过的瞬间,或者有啥关于MPV的奇葩故事,评论区见。我就不信,只有我一个人被国产大车惊到合不拢嘴。要不,下次我们一起试试凌晨三点的高速,那感觉,才叫刺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