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系豪车的价格底裤,终究被自己亲手扯下豪华车市场的地震来了! 林肯Z把价格砍到了16.98万,比同门兄弟蒙迪欧还便宜,可销量却惨得可怜——今年5月仅卖出624辆,在中型车销量榜上排第46名。 这价格放在三年前,连台高配雅阁都拿不下,如今却能开走一辆近5米长的美系豪车。
林肯中国总裁贾鸣镝年初还信誓旦旦宣称“不参与价格战”,短短几个月就被现实狠狠打脸。 当经销商库存堆积如山,今年1月销量暴跌至839辆时,那些豪言壮语瞬间成了笑话。
六万六的降幅像一剂猛药,却治不了林肯Z的顽疾。
撕开价格的糖衣,林肯Z的硬实力其实令人惊叹。 全系标配的2.0T高功率发动机迸发261马力,6.99秒破百的成绩让156马力的宝马318Li相形见绌。 坐进驾驶舱,1.1米长的贯穿式巨屏瞬间吞噬视野,锐威音响的声浪包裹着真皮座椅的触感。
这配置放到BBA展厅,没30万根本拿不下。 更别说混动版294匹马力的2.0T引擎配上190马力电机,6秒出头破百的同时油耗仅5.99L——这性能这能耗,妥妥的六边形战士!
现实却是残酷的。 当凯迪拉克CT5月销轻松破万时,林肯Z的三年残值率已崩到48%,比雷克萨斯低了二十个百分点。 老车主们眼睁睁看着爱车变“废铁”,社交媒体上骂声一片。 更扎心的是,混动版销量占比勉强爬到30%,消费者用脚投票表明:在新能源当道的2025年,没有纯电平台的混动车不过是过渡产品。
林肯的展厅正上演着魔幻现实。 销售顾问苦口婆心算账:“您看这2930mm轴距,比奥迪A4L大一圈;看这8155芯片车机,比宝马的iDrive还流畅”。 90后小夫妻摸着麂皮座椅心动不已,转身却订了隔壁的小米SU7:“屏幕再大也是油车,智驾落后一代啊! ”
更致命的是,福特阴影始终笼罩着林肯。 同平台的蒙迪欧上半年卖出2.4万辆,是林肯Z的八倍有余。 “精装修蒙迪欧”的戏谑像魔咒般缠着林肯Z,纵使配置堆上天,消费者始终觉得在买换标福特。 经销商网络的薄弱更雪上加霜,全国不足200家的服务网点,让三线城市车主做保养都得跨城奔波。
当比亚迪汉EV用刀片电池拿下家庭用户,极氪007靠浩瀚架构收割科技粉丝,林肯Z的巨屏与真皮在电动化浪潮前突然显得苍白。 贾鸣镝团队以为降价是救命稻草,殊不知在新能源渗透率超40%的中国市场,燃油豪车的护城河早已被混动和纯电车型冲垮。
豪华品牌的价值锚点,从来不是靠价格下探建立的。 凯迪拉克的前车之鉴摆在眼前:当年ATS-L降到20万区间后,品牌溢价至今未能恢复。 林肯Z的每一次降价,都在亲手拆解美系豪华最后的尊严。 当消费者形成“等等更便宜”的心理预期时,豪华车的光环终将碎成一地玻璃碴。
林肯Z的困局是整个二线豪华阵营的缩影。 在BBA价格下探与新势力品牌上攻的夹击中,靠降价续命无异于饮鸩止渴。 没有纯电平台支撑,没有技术标签加持,再凶猛的降价都只是延缓死亡的止痛针。 当中国车市从“面子消费”转向“里子竞争”,林肯们该想想:除了价格,还能给消费者什么不可替代的价值?
林肯Z就像橱窗里的奢侈品打折包——看得见性价比,摸不到安全感。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当豪车价格跌破17万,您会选择林肯Z这样的二线豪华,还是加钱上BBA? 又或者直接拥抱新势力?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素材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