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刷手机的时候,可算是瞅见宝骏那台华境S的实车街拍图了。就那照片,停在路边,个头那叫一个大,感觉比旁边那些车大出整整一圈来。说真的,要不是车尾写着“华境S”那几个字,我一下子还真不敢认这就是宝骏出的车。这模样变化也太大了,跟咱们以前脑子里想的宝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你看它那个车头,现在是那种封闭式的前脸,一条有繁星效果的灯带直接横穿过去,跟两边那个闪电样子的日行灯连着。下面还有个巨大的黑色“大嘴”格栅,这气场,猛地一看,还真有点那种几十万豪车的派头了。
侧面看过去,车顶线条压得比较低,车身显得特别修长,感觉像是把SUV和旅行车给揉在一起了。尺寸是硬道理,长5米235,宽1米999,高1米8,轴距直接干到了3米105。这是个啥概念呢?就是比问界M9、理想L9这些有名的大家伙还要再大一点点。里面塞了六个座位,是2+2+2的布局,说是每一排都能让成年人坐得舒坦,这下家里老人孩子一起出门应该不用愁谁挤在角落了。
这华境S啊,浑身上下最闪亮的名牌,就是“华为”这俩字。宝骏这回可是下了血本,直接把华为目前能拿出来的好东西都给用上了。官方说法是“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能”,具体来说,就是华为乾崑ADS 4智驾系统、鸿蒙座舱5,还有那个乾崑车云系统。最厉害的是,它还是首批用上华为舱内那个叫Limera的激光视觉方案的车型。
这ADS 4系统是支持城市NCA的,意思就是在城里开,它能自己跟着导航走,自动跟车、变道啥的。而且还带了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说是能识别突然窜出来的行人或者车辆,然后自己刹车。这玩意要是真的好用,那对天天在拥堵城里开车的兄弟们来说,可真是能省不少心。
鸿蒙座舱5呢,就是车里那块大屏幕的灵魂了。据说它不只是简单地把手机应用搬上去,还根据上汽通用五菱他们自己研究的那个三千万用户习惯,优化了好多交互细节。语音助手反应也挺快,能连续听指令,控制导航、音乐、空调啥的。想法是挺好的,就是不知道实际用起来,会不会有卡顿或者识别不准的时候,这个得等实车到了店里亲手摸摸看才知道了。
动力上,它用的是1.5T发动机加上电机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是105千瓦。电池包好像有31度电和41.9度电两种可以选,纯电续航听说能到130公里、160公里,还有个175公里的版本。要是续航真的能这么顶,那平时上下班代步,基本可以当纯电车开了,能省下不少油钱。
想当年的宝骏730、宝骏560,那真是街车,卖得特别火。但后来不知道咋回事,声音就越来越小了,到去年听说全年才卖了4万3千辆,这数字跟巅峰时候比真是差太远了。所以这次宝骏推出华境S,感觉就像是憋了一股劲,要打个翻身仗。它自己搞不定最前沿的智能技术,就找来了华为帮忙。
对华为来说呢,这也是个新尝试,以前它的智驾系统基本都是装在20万甚至30万以上的车子上,这次算是真正意义上地下探到更亲民的市场了。有行业分析师说,这有点像当年电脑里的“Intel Inside”策略,英特尔既给高端电脑提供酷睿i9,也给普通家用电脑提供赛扬处理器,但并不会影响i9的高端形象。华为可能也想走这条路,让“HUAWEI INSIDE”成为一种标志,不管车子本身卖多少钱。
这么一堆华为的高科技玩意塞进车里,成本肯定低不了。可宝骏在大家心里的印象,主要还是性价比,是便宜实惠。现在你突然搞出个这么大、科技感这么强的车,到底该卖多少钱呢?这可真是难死定价部门的人了。要是定在20万以上,很多消费者可能会想:“我都有20多万预算了,干嘛不直接买个问界或者理想呢?品牌听起来不是更靠谱?”可要是定在15到20万这个区间,对宝骏自己是挺有冲击力的,但又得考虑会不会亏本,或者利润太薄。真就是进退两难啊。
我还听说,上汽通用五菱为了搞定这件事,还搞了个叫什么I²MS的智能制造体系,说是引入了华为的生产技术,把制造效率提升了30%,想通过这个来摊薄一些成本。想法是好的,但最终能不能把价格压到让大家觉得“真香”的程度,还得看到时候的上市发布会。
这车看起来是真不错,空间大,技术也够炫酷。但一辆车好不好,不只是看参数和配置,还得开起来怎么样,用起来方不方便,质量稳不稳定,售后服务跟不跟得上。宝骏华境S说是会有全国2800家服务网点提供24小时服务,这听起来倒是挺让人安心的。
所以吧,我现在最纠结的就是,你们说,咱们普通人买车,到底是更看重车子本身用的技术(比如华为这套名声在外的智能系统),还是更在意车子的品牌给人的那种感觉和信任度呢?如果一款车技术堆得满满的,但品牌历史没那么久,你会不会因为它技术好就掏钱?反过来,如果一个品牌你很信任,但它某款车的技术稍微落后一点,你又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