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速腾最近搞了个2026款,这事儿本身就特别有意思。
在所有人都忙着掀桌子,恨不得把餐厅都炸了的时代,大众还在慢悠悠地给你端上一盘精致的德国炒饭,然后特别真诚地问你,要不要加个蛋。这已经不是卖车了,这是行为艺术,是不务正业的典范。整个车圈都在修仙,卷生卷死,要么飞升要么成盒,只有大众,还在坚持练习广播体操,强身健体。
你看这车,第一眼,大。真的大。4米8的车长,2米7的轴距,三体人看了都得感慨一句地球的物理法则真奇妙。大众的思路非常朴素,他们坚信,只要我的车壳子够大,就像一个泡发了的压缩毛巾,就能给用户一种占了便宜的幻觉。这是一种非常古典的,用物理上的冗余,去填补精神上空虚的打法。加大加大加大,仿佛只要尺寸上去了,就能把对手直接压死。
然后,最骚的操作来了,它给你搞了个无框车门和隐藏式门把手。讲真,我看到这个配置的时候,脑子里就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个穿着中山装的大爷,突然在公园里开始跳起了科目三。这种强行年轻的感觉,就像是修仙小说里一个老魔头想夺舍年轻人的肉身,结果操作失误,把自己搞得半身不遂。他以为自己是雷电法王附体,能电击年轻人了,其实在年轻人眼里,有点“机你太美”。
坐进车里,一块12.9英寸的大屏幕杵在那,像一块准备用来拍蒜的发光砖头。大众的意思是,你看,我们也有大彩电了,别再说我们土了。但这玩意儿的灵魂,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系统流畅吗?功能多吗?是是是,支持CarPlay,支持HiCar,就差支持小霸王学习机了。但它的核心逻辑,还是一个中年人对科技的理解:把所有功能都堆上去,图标做大一点,就算智能了。
至于那个AR实景导航,更是典中典的整活儿。听着像哆啦A梦的任意门,用起来就是个QQ秀,在现实路面上给你P几个箭头,主打一个赛博朋克版的“前方50米左转”,太阳一晒就啥也看不清,纯属给自己加戏。
然后就是L2级辅助驾驶。诶,我跟你讲,所有脱离了中国特色路况谈的自动驾驶,都是耍流氓。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于识别车道线,而在于预判下一个路口会不会窜出来一个逆行的老头乐。只要大爷的操作够骚,你的L2系统就得当场CPU烧掉,直接成盒。大众这套东西,在空旷的高速上用用还行,进了市区,我劝你还是自己来,不然它会用不断的警报声让你心态爆炸。
说真的,我上一次开大众,还是驾校那辆破桑塔纳,教练的口气比排气管还冲。
动力方面,1.5T配7速双离合。这套组合,讲真,没毛病。160马力,250牛·米,官方说8.7秒破百。这个数据,就像一个三好学生的所有科目都考了85分,你夸不出花来,但也骂不出声。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稳定地无聊,稳定地可靠。那个有点精神分裂的变速箱,在低速时偶尔会思考一下人生,但大部分时间里,它都表现得像个没有感情的换挡机器。但能过,就是能过。对于一个家庭用车来说,这种“不出错”的哲学,有时候比那些“给你惊喜(xia)”的激进调校更重要。
这车开起来,还是那个味儿。底盘很整,过弯支撑很足,高速稳得像一条老狗。这就是大众最值钱的地方,一种所谓的“德味儿”。这种感觉很玄学,就像你明知道星巴克的咖啡又贵又一般,但你走进去,闻到那个味儿,就觉得值了。大众的用户,买的也是这个。他们买的不是车,是一种“我没错”的确定性。
写到这我突然发现,我好像对大众有点苛刻。但没办法,谁让它曾经是神呢?爱之深,责之切嘛。它现在的问题,不是产品不好,而是这个世界变了。当你的对手都在用闪电战,直接开着高达冲你脸上的时候,你还在研究你的金钟罩铁布衫有没有覆盖到脚趾头,这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了。
所以,这车到底卖给谁?
我作为一个开过各种妖魔鬼怪车的中年人,给你一个画像。买这车的人,大概率不会是第一次买车的小年轻,他们会被各种新势力晃瞎眼。也不会是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实用主义者,他们会转身走进比亚迪的展厅。
买速腾的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他们可能曾经拥有过一台捷达或者宝来,对大众有种初恋般的情怀。他们相信机械的厚重感,胜过相信屏幕里的代码。他们需要一台车,空间大,能装下老婆孩子和周末露营的帐篷;开起来稳,不能在高速上发飘;品牌硬,开出去不能让人觉得寒酸。他们不需要惊喜,他们最害怕的就是惊吓。
这车就突出一个‘我还能再战五百年’的倔强!
最终,你会买它吗?可能不会。但你会推荐给你那个刚刚结婚、预算不多、且对车一无所知的表弟。因为你知道,这台车不会犯错,它就像一份标准答案,无聊,但绝对正确。它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在掀桌子的时代里,做一个体面的老实人”。而这种体面,本身就是一种奢侈品。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