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爆料,老司机们,咱们今天聊点实在的,不扯那些虚头巴脑的,咱们直奔主题,谈谈夏天能让你“烤成红烧猪头”的车顶“罪魁祸首”——全景天幕。
嘿,想想就来气。
兴致勃勃地买了新车,阳光正好,心情也跟着飞扬。
结果呢?
刚坐进车里,一股热浪就扑面而来,感觉像进了桑拿房。
你以为是啥“黑科技”?
错,这只是全景天幕送你的“免费桑拿套餐”。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它就是个“大号聚光镜”!
首先,咱们得承认,全景天幕这玩意儿,刚出来的时候,确实挺招人喜欢的。
视野开阔,逼格满满,尤其是晚上,抬头就能看到星空,浪漫得不像话。
那种感觉,就像把家里的电视换成了IMAX巨幕,瞬间就高大上了。
但问题是,咱们买车是为了“享受”,不是为了“受罪”啊!
这全景天幕,它可不只是好看,还特别“热情”。
咱们先来说说它“热情”的来源:第一,它透光啊,太阳的“热情”,它是一点都不挡,直接“敞亮”地送进车里。
第二,更要命的是,玻璃这东西,比热容大啊!
啥叫比热容大?
打个比方,就像一个蓄水池,它能吸收并储存更多的热量,而且散发得还慢。
全景天幕也一样,它把太阳的热量吸得满满的,然后“慢条斯理”地再释放出来,慢慢地“烘烤”着你的车内。
这下,你可就惨了。
车里的空气,它也“不甘示弱”,开始往上升腾,热气往上飘,就更容易被烤得更热。
空调再怎么卖力,也只能在车底“瑟瑟发抖”。
而你呢?
就像被关在一个密不透风的蒸笼里,享受着“免费”的“桑拿服务”。
这可不是我胡说,网上随便一搜,吐槽全景天幕“烫头”的帖子,那叫一个多。
什么“夏天在车里要打伞”、“戴草帽”、“顶抹布”等等,各种奇葩招数都用上了。
真是太搞笑了,让人想起《西游记》里被关在炼丹炉里的孙悟空,真是“身如火烧,心如油煎”啊!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么“烫”,车企们为啥还乐此不疲地往车顶上装玻璃呢?
为啥?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利益”二字。
第一个原因,是为了“省”!
省什么?
省空间!
在电车时代,电池组动辄十几厘米厚,这可是实打实地占用了车内的垂直空间。
本来一米八的人坐进去,头顶还挺宽敞,现在一米七的都可能要“顶”到头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车企们绞尽脑汁。
全景天幕,就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你想啊,用一块玻璃代替金属车顶,是不是就省下了一部分空间?
而且,玻璃还更轻,整车重量也能减轻。
轻了,续航里程不就增加了吗?
在“续航焦虑”的时代,这可是“刚需”啊!
第二个原因,是为了“看起来”更高级!
全景天幕,它自带“科技感”、“未来感”,能瞬间提升整车的“档次”。
想想,在发布会上,车企们肯定会着重宣传这块“全景天幕”,让你感受到“星空”、“浪漫”、“自由”……然后,你就心甘情愿地掏钱买单了。
第三个原因,是为了“赚钱”!
全景天幕的成本,相比传统天窗,其实是要低很多的。
但它带来的“溢价”,却是很高的。
说白了,就是“花小钱,办大事”,车企们当然乐意干了。
这么一分析,你是不是就明白了?
全景天幕,它就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车企“赢”了,消费者“赢”了(至少在视觉上),只有你的“头发”输了,在烈日下“饱受煎熬”!
但说实在的,车企们也不是“铁石心肠”,没想过解决“烫头”问题。
他们也开始在全景天幕上做文章,比如,采用双层镀银玻璃、可变色智能光感天幕、Low-E夹层玻璃等等。
这些技术,都能隔绝99.9%的紫外线,接近99%的红外线,甚至还能隔绝一部分可见光。
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
但“防晒”是“防晒”,却不能“防热”啊!
因为热量不仅仅来自于太阳光,还来自于玻璃本身。
只要这块玻璃还在,它就会“默默无闻”地吸收热量,然后“孜孜不倦”地散发出来。
所以说白了,目前解决全景天幕“烫头”的最好办法,还是“不要买全景天幕”。
当然,如果你已经买了,也别灰心,咱们还有“补救措施”:
第一,买遮阳帘!虽然玻璃还在,但至少可以减轻“烘烤”的程度。
第二,稍微开点窗!
增加空气流通,减少热气堆积。
虽然会牺牲一点空调制冷效果,但总比“蒸桑拿”强吧?
第三,终极绝招——“民间土办法”!
啥遮阳板、草席、甚至报纸……只要能隔热,啥都行!
关键是,要“反差萌”!
有意思的是,有些车企为了“弥补”全景天幕的不足,开始在“隔热”上做文章。
比如,在车顶喷涂隔热涂层,或者在玻璃上贴隔热膜。
但效果嘛……只能说“聊胜于无”吧。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买车,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清楚。
别光看“颜值”,更要注重“实用”。
毕竟,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烤”的啊!
那么,问题来了,你有没有被全景天幕“烫”到过?
你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让大家一起“避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