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出手了!明年起禁止单踏板模式默认使用,车主必看

最近,关于新能源汽车“单踏板模式”的讨论可以说是沸沸扬扬,很多人可能都听说了,国家相关部门终于要对这个功能出手管一管了。

从明年,也就是2024年7月1日起,一项新的国家标准就要正式实施,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条,就是要求车企不能再将可以完全刹停车辆的“单踏板模式”作为默认的驾驶模式。

这个消息一出来,网上立刻分成了好几派,有的人觉得这是大快人心,早就该这样了;也有的人觉得这是多此一举,甚至是在开科技的倒车。

那么,一个听上去挺方便省事的驾驶功能,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甚至需要国家出台强制性标准来规范呢?

这事儿,咱们得从头说起。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个“单踏板模式”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其实它并不是说车里真的就只有一个踏板了,刹车踏板还是好好地在那个老位置上。

它的核心是一种操作逻辑上的改变。

咱们开了几十年的传统汽车,不管是手动挡还是自动挡,右脚的职责分工都非常明确:踩油门就加速,想减速或停车了,就把脚挪过去踩刹-车。

这个动作,对于绝大多数司机来说,已经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肌肉记忆和条件反射。

而电动汽车的出现,带来了一种叫“动能回收”的技术。

简单说,就是当你松开电门不加速的时候,电动机可以反过来被车轮带着转,这时候它就变成了一个发电机,能把车子减速的能量回收一部分,再存回电池里,这样就能增加一些续航里程。

这个功能本身是挺好的,几乎所有电动车都有,只是回收的力度有强有弱。

所谓的“单踏板模式”,就是把这个动能回收的力度调到最强。

这么一来,驾驶体验就变了:你往下踩电门,车子就走;松开电门,车子就会因为强大的动能回收而产生非常明显的减速效果,这个减速的劲儿大到甚至能让车子完全停下来。

这样,在城市里开车,尤其是在堵车走走停停的时候,司机基本上只需要控制右脚踩电门的深浅,就能完成加速、减速和停车,左边的刹车踏板几乎就用不上了。

听起来确实很诱人,开车省劲了,还能省电增加续航,车企在宣传的时候也都是把这些优点放在最前面讲,把它包装成一种更智能、更先进的驾驶方式。

但是,便利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小的安全风险,而这些风险,恰恰是这次争议和新规出台的根本原因。

最大的风险,就来自于它对我们几十年驾驶习惯的颠覆。

在紧急情况下,人的大脑来不及细想,靠的就是本能反应。

我们从驾校学车开始,就被反复训练一个动作:遇到危险,第一反应就是“抬脚,踩刹车”,这是一个从油门踏板到刹车踏板的横向移动。

这个动作救过无数人的命。

可是在习惯了“单踏板模式”之后,大脑里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逻辑:“松脚就是刹车”。

在日常平缓驾驶时,这个新逻辑没问题,甚至很舒服。

可一旦遇到突发状况,比如前方突然冲出一个行人,或者有车子紧急变道,人在极度紧张的瞬间,大脑可能会一片空白,下意识地做出最原始的动作——把脚下的踏板死死踩到底。

这个时候,如果你的脚还在电门上,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车子不但不会停下来,反而会以最大的动力冲出去,这就成了人们常说的“误把油门当刹车”。

去年在湖南株洲发生的那起令人心碎的车祸,虽然事故的最终调查结论有其复杂性,但它确实让全社会对“单踏-板模式”的安全性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那场事故中,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不幸遇难,惨剧让人们不得不去反思,这种改变驾驶本能的设计,是否真的安全。

毕竟,传统汽车哪怕在慌乱中踩错了油门,如果是手动挡,还可以下意识踩下离合器切断动力;即便是自动挡,那个从油门到刹车的“移动”动作,本身就提供了一个防止“一踩到底”的物理间隔和反应时间。

而“单踏板模式”把加速和减速的功能高度集成在同一个踏板上,无疑是放大了紧急情况下误操作的风险。

除了误操作的风险,还有一个问题也经常被大家提起,那就是刹车灯。

按照规定,当车辆减速到一定程度时,刹车灯是必须亮起的,以提醒后方车辆。

但在“单踏板模式”下,松开电门时的减速,刹车灯是否能及时、准确地亮起,并且亮度是否能像真正踩下刹车踏板时那样明显,各个厂家的标定逻辑不尽相同。

这就可能导致后车司机判断失误,来不及反应,从而引发追尾事故。

正是因为这些实实在在的安全争议和血的教训,监管部门才决定出手。

工信部发布的新版《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国家标准,并不是要彻底消灭“单踏板模式”这项技术,而是要给它加上一把“安全锁”。

新规的核心思想是“默认安全,选择自由”。

说白了,就是以后所有新生产的汽车,当你启动车辆时,它的驾驶模式必须是传统的,也就是电门只管加速,减速和刹停必须靠刹车踏板来完成。

如果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非常喜欢并且习惯了“单踏板模式”带来的便利,那你依然可以使用它,但前提是你必须在车辆的设置菜单里,手动、主动地去开启这个功能。

并且,开启之后,车内的仪表盘或者中控屏上,要有明确的提示,告诉你现在正处于一种特殊的驾驶模式下。

这个规定可以说非常人性化,也很有智慧。

它没有搞一刀切,尊重了技术的创新和用户的选择权,但又牢牢守住了安全的底线。

它保护了最大多数的普通驾驶者,特别是新手司机,或者那些偶尔开别人车、租车的人,确保他们一上车接触到的,是他们最熟悉、最安全的驾驶逻辑。

这就像是给一项有潜在风险的技术,设置了一个“用户需知情并同意”的步骤,把选择权和责任都交还给了驾驶者本人。

这体现了国家在制定标准时,对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对技术发展的审慎态度。

技术进步的目的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让我们去适应一个可能带来危险的新习惯。

从这个角度看,这次官方出手,不是限制,而是一种负责任的引导和保护。

官方出手了!明年起禁止单踏板模式默认使用,车主必看-有驾
官方出手了!明年起禁止单踏板模式默认使用,车主必看-有驾
官方出手了!明年起禁止单踏板模式默认使用,车主必看-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