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捡漏停产新能源车?看似血赚实则大坑,售后瘫痪+车机失灵,置换无门的代价远比低价诱人!

原价30多万的电车,开了一年多,现在24万元就能开走。去年上牌、续航500公里的车,赔得只剩6万出头。更有甚者,一辆标价4.3万元的烂尾车静静地停在二手车市场里,等着下一个主人。

4万捡漏停产新能源车?看似血赚实则大坑,售后瘫痪+车机失灵,置换无门的代价远比低价诱人!-有驾

这不是虚构的剧本,而是11”期间真实发生在杭州二手车市场的场景。车企停产、400售后电话打不通的烂尾车,因为价格砍到了脚踝,突然成了热销货。

这车够本就卖,不图利润,清库存就行。杭州汽车城一家门店的销售王诚指着一辆刚成交的白色SUV说。这辆车跑了3万多公里,当初车主买下来超过13万元,最终成交价却只有4万多元。价格跌得太狠,反而吸引了不少想捡漏的年轻人。

来看车的王女士坐进驾驶座体验了一番,觉得挺划算。四五万买辆电车,比租个车位还便宜。先开几年过渡,坏了也不心疼。另一位顾客曾先生也感慨,两三年前这些新势力品牌火到要排队提车,现在部分车型居然三折就能拿下。但低价背后,真的像看起来那么美吗?

4万捡漏停产新能源车?看似血赚实则大坑,售后瘫痪+车机失灵,置换无门的代价远比低价诱人!-有驾

车主老周2023年买了一台中大型新能源轿车,本来觉得性价比高,没想到车企一倒,麻烦全来了。刹车异响、充电故障,保修单变成废纸,修车只能自掏腰包找小店。更让他头疼的是车机系统,蓝牙钥匙时灵时不灵,远程控制基本瘫痪。我现在天天带着实体钥匙,就怕哪天车门都打不开。

为了修车,老周加了好几个车主群,大家互相打听哪里能搞到配件。9月份,一位群友撞坏了前保险杠,联系了好几家维修站,等配件加修理,花了一个月时间。资深车商王玮见过更极端的情况,一款车的天窗坏了,找配件找了一年多,到现在还没修好。

烂尾车的麻烦还不止维修。车险到期的时候,车主小姚发现保费涨到了8000多元,比去年贵了一两千。保险公司直言不讳,这品牌倒了,修车成本高,风险大,保费自然水涨船高。他问了一圈小公司,有的直接拒保,有的报价也不低。

4万捡漏停产新能源车?看似血赚实则大坑,售后瘫痪+车机失灵,置换无门的代价远比低价诱人!-有驾

二手车商对这类车格外谨慎。新车都停售了,二手车更难转手,砸手里就亏大了。一位门店老板坦言,他从不收烂尾车同样花四五万,不如选个有售后的小车,省心得多。

即便在11”促销期间,销售也会主动告诉顾客风险,官方售后已经瘫痪,后续维修全看运气,配件不好找。

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数量已从2018年的4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40家左右。有行业报告预测,到2030年,现存品牌可能进一步缩减至不到20个。这意味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烂尾车流入市场。

4万捡漏停产新能源车?看似血赚实则大坑,售后瘫痪+车机失灵,置换无门的代价远比低价诱人!-有驾

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打折电车依然是笔大开销。它关乎的不仅是钱,更是每天出行的安全和便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