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朋友圈,总能看到有人晒自己车机连上华为手机的截图,配文清一色“丝滑得像在用平板”。我就在想,燃油车都2025年了,还在拼谁的中控屏大、谁的语音反应快?结果日产这回直接放大招——天籁·鸿蒙座舱官宣上线,油车圈怕是要炸锅了。
你说现在买油车的人图啥?不就是图个皮实耐造、加油五分钟续航五百公里嘛。可年轻人呢?他们一边嫌弃电车充电麻烦,一边又离不开手机互联、OTA升级这些智能玩意儿。这不就尴尬了?传统油车智能化这块,多少有点跟不上趟。但这次天籁联手华为搞了个“鸿蒙座舱”,听起来就像是给老实人穿上了潮牌,瞬间支棱起来了。
先说重点:这可不是换个UI那么简单。 天籁·鸿蒙座舱是真正把华为那套成熟的智能生态搬进了油车里。你手机一靠近,自动无感连接;导航、音乐、通话记录全同步;还能远程控车,提前开空调、查油耗,甚至用手机当车钥匙。更狠的是,它支持鸿蒙超级终端的多设备流转,比如你在车上没说完的微信语音,下车后手表接着播——这种无缝体验,以前只敢想。
再看外观,新款天籁还是那个低调稳重的“行政脸”,没有夸张的大嘴也没有溜背造型,但它走的是“走路摇头晃脑”那种路线。4906mm的车长,轴距2825mm,后排跷二郎腿都不带抖的。风阻系数低至0.26Cd,比很多SUV都优秀,高速稳、油耗还低,真别小看这点细节。关键是,它不像某些“车界网红”,靠一张脸火一阵就凉,天籁靠的是二十多年积累下来的口碑,说是“国民神车”也不过分。
坐进车内,变化更明显。原本那个略显老气的中控台,现在换上了12.3英寸悬浮大屏+12.3英寸全液晶仪表,搭配鸿蒙系统的流畅动画和卡片式交互,整个座舱科技感直接顶呱呱。最让我上头的是它的语音助手,响应速度快到几乎不用等待,而且能连续对话、跨应用操作。“打开车窗三分之一,调低空调两度,播放周杰伦的歌”,一句话搞定,完全不用动手。这哪还是以前那个“老咕噜棒子”的天籁?
动力方面,依旧是那台熟悉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CVT组合,最大马力156匹。有人说:这就完了?没涡轮、没混动?听着是不够劲爆,但你要知道,这套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平顺省心,百公里油耗才6L出头,燃油经济性相当能打。日常通勤、跑高速完全够用,关键是你十年不用操心三大件问题。相比之下,有些主打性能的新势力,维修成本高得让人劝退。
说到竞品,咱们拉两款出来遛遛。第一个是丰田凯美瑞,同样走舒适家用路线,内饰做工扎实,保值率也高。但它那套车机系统……唉,反应慢半拍不说,功能还少,想装个第三方APP都费劲。虽然安全配置齐全,可智能化这块,跟天籁·鸿蒙座舱比起来,简直就是功能机和智能机的区别。
再来是比亚迪汉DM-i,插混选手,纯电续航也能跑一百来公里,市区代步基本不用油,百公里加速7秒内,动力完胜天籁。但它毕竟是新能源,部分消费者对电池寿命和保值率仍有顾虑,而且价格门槛更高,顶配轻松冲到30万。如果你只想花20万以内搞定一台靠谱又聪明的B级车,汉虽香,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还有个隐形对手——大众帕萨特。德系底盘调校确实稳,开起来有质感,商务气息浓。可它的车机系统也是出了名的“劝退项”,界面土、逻辑乱,语音识别靠猜。虽然新款也在努力升级,但跟鸿蒙这种原生智能生态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安全性这块,天籁也没含糊。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这些都有。车身结构采用高强度钢,碰撞测试成绩一直在线。动态稳定控制系统在过弯时介入及时,不会让你觉得车子“飘”。再加上日产ProPILOT超智驾系统加持,长途驾驶轻松不少,疲劳感大大降低。
有意思的是,这次天籁·鸿蒙座舱一旦落地,很可能会引发一波“油车智能化军备竞赛”。你看,以前大家卷价格、卷动力,现在开始卷系统、卷生态了。谁能想到,最先把华为鸿蒙塞进油车的,居然是日产这个“传统派”?简直是给那些喊着“油车已死”的人狠狠打脸。
当然,也有朋友担心:系统是好,但价格会不会太顶?目前消息说是16万起售,如果真是这个价,那可真是杀疯了。要知道,现款天籁入门版也就17万多,加一万换一套媲美新势力的智能座舱,这波升级诚意满满。别说“天塌了”,老车主可能都要气得蹦起来——早知道等等了!
你说现在买车,到底是选新势力的炫酷科技,还是传统品牌的可靠耐用?天籁这一手“油车+鸿蒙”,算是走出了一条新路。它不追求百公里加速多么炸裂,也不搞花里胡哨的灯光秀,而是踏踏实实把用户体验做细。能把智能化做到这种程度的油车,恐怕还真没几个。
所以问题来了:
这样的天籁,你会考虑入手吗?
16万起,配上鸿蒙座舱,你觉得值不值?
要是你,在凯美瑞、帕萨特、汉DM-i和这台智能天籁之间,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