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最近有点“跌冒烟了”五月第三周周销量暴跌至5.51万台,创下四连跌纪录,被死对头吉利银河反超近3万台。 按照这个节奏,全年550万台销量目标可能要泡汤。
五月第三周,比亚迪交出了5.51万台的成绩单,比上周足足少了1.3万台。 这个数字不仅创了年内新低,还让竞争对手吉利银河笑开了花,银河同期狂卖10万台,直接甩开比亚迪一头。
比亚迪上一次月销破50万台还是去年12月,之后连续五个月都没能站上40万台关口。
经销商群里炸锅了:“以前客户是追着问‘有没有优惠’,现在问的是‘能不能再等等’。 ”消费者的心态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很多人开始观望:隔壁吉利配置更高、价格更低,凭什么还要买比亚迪?
吉利最近玩命怼比亚迪,银河系列全系对标比亚迪热门车型, 比如银河L6 EM-i,价格比比亚迪秦PLUS DM-i便宜1.2万,但屏幕更大、车机芯片更高级,还多了一键代客泊车功能。
最狠的是亏电油耗,银河做到2.9L/100km,比比亚迪第五代DM-i的3.8L还低。
这种“多给配置还降价”的打法,直接打穿了比亚迪的价格防线, 银河L6上市三个月,月销量冲到2.7万台,抢的全是比亚迪秦PLUS的老客户。
有车主在论坛吐槽:“同样的15万预算,银河比比亚迪多了HUD抬头显示、座椅通风,凭啥不选它? ”
比亚迪自己也没闲着,今年一口气发了十多款新车,但消费者却吐槽“脸盲症都犯了”。
从秦PLUS到海狮05,外观设计越来越像“套娃”,内饰全是悬浮屏+简约风,连车机系统都是同一个模板。
新车价格扎堆在10-20万区间,15万价位能买到三款不同命名但配置接近的车型。
反观吉利银河,光是L系列就分L5、L6、L7,每个车型瞄准不同细分市场。
比如银河E8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3,用无框车门和8K车机硬刚,反而让比亚迪汉EV的潜在买家动摇了。
腾势D9作为旗舰MPV,最近月销跌到8000台,被传祺E8、极氪009反超。
惨的是仰望U8,虽然能原地掉头、应急浮水,但109.8万的售价让普通人望而却步,平均每月只能卖出两位数。
有销售透露:“很多顾客进店就问,仰望和红旗LS7哪个更划算? 现在有钱人都讲究品牌调性,光堆配置没用。 ”
比亚迪引以为傲的“多品牌战略”正在反噬,腾势、方程豹、仰望三个子品牌互相抢客,渠道资源分散得厉害。
当比亚迪还在卷续航和价格时,对手已经转向更“炫酷”的赛道, 华为ADS 3.0系统能实现“点到点”自动驾驶,小鹏XNGP支持城市NOA,而比亚迪的DiPilot系统还停留在高速领航阶段。
华为问界M7单月销量冲到3万台,很多原本考虑比亚迪唐的车主转身就下单了。
在广州车展上,有工程师直言:“比亚迪的智能化投入就像挤牙膏,智驾团队一年招不到200人,而小鹏光是广州研发中心就有800号人。 ”
比亚迪车主加装第三方激光雷达要花2万块,而新势力们直接全系标配。
比亚迪海外销量看似光鲜,1-4月出口量同比暴涨90.8%,但仔细看数据,欧洲市场占比不到15%,平均售价还比国内低10%。
头疼的是欧盟碳关税新政,比亚迪出口到德国的ATTO 3每辆车要补缴1.2万元税费,相当于白送三台车才能回本。
在泰国工厂,工人们发现一个问题:出口到东南亚的元PLUS,配置比国内乞丐版还简陋。
“当地消费者抱怨没有全景天窗,但比亚迪就是不肯加配。 ”海外经销商抱怨,“我们想卖高价,但总部只给标准版方案。 ”
面对质疑,比亚迪选择加快改款节奏, 新款海豹把前脸换成封闭格栅,但车机芯片还是高通6系;汉EV升级了轮毂,但续航没变。
这种“小打小闹”的改款反而引发老用户不满:“花20万买个换壳车,还不如等小米SU7。 ”
比亚迪研发投入高达542亿,但成果转化率低, 比如投入重金的云辇系统,实际体验和竞品魔毯空气悬架差距明显。
有博主实测:云辇在减速带上的颠簸感,甚至不如五菱星辰。
比亚迪的保价政策正在失效, 一位去年底提车的秦PLUS车主发现,现在同配置车型降价1.5万,4S店还送充电桩。 “当初销售说保价两年,现在连电话都不接了。 ”
这种信任危机正在蔓延,更多车主加入维权群,要求“退差价”或“免费升级”。
频繁调价让供应商苦不堪言, 某电池厂高管透露:“比亚迪经常临时砍单,打乱我们的生产计划,现在连预付款都要扣30%。 ”产业链动荡,反过来又推高了成本。
当比亚迪焦头烂额时,奇瑞、长安正在抢市场。 奇瑞风云T9用高通8295芯片+宁德时代神行电池,起售价15.99万,直接卡位比亚迪秦PLUS Plus版本。
长安启源E07,用无框车门+后驱架构,价格和海豹冠军版一样,但零百加速快了0.8秒。
就连五菱都来插一脚,推出的星光PHEV用比亚迪同款刀片电池,但价格便宜2万。 有车主对比后直言:“除了车标不同,其他地方完全看不出区别。 ”
2024年1月1日起,国家新能源补贴全面取消, 这意味着,比亚迪每卖一辆车,利润直接减少3000-6000元。
以秦PLUS为例,原本靠补贴维持的9.98万起售价,现在被迫涨到10.98万,但竞品却趁机降价。
地方政策也在转向, 上海宣布2025年起插混车不再送绿牌,直接导致秦PLUS在上海销量暴跌40%。 有销售哀叹:“以前客户冲着牌照买比亚迪,现在连试驾都不来了。 ”
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场完全变天了。 以前消费者只看续航和价格,现在会对比车机流畅度、座椅透气性、甚至充电口防尘设计。
在汽车之家论坛,比亚迪汉EV的差评集中在“车机卡顿”“隔音差”,而吉利银河E8的好评全是“后排能跷二郎腿”“香氛系统高级”。
更明显的变化是,年轻人开始逃离比亚迪, 某汽车博主调研发现,25岁以下购车群体中,选择特斯拉、小鹏的比例比去年上升了27%,而比亚迪暴跌15%。
有00后直言:“开比亚迪就像穿老款耐克,虽然能穿但不够潮。 ”
5月18日,比亚迪汽车APP突然崩溃,全国车主无法查看充电记录、远程控车。
虽然两小时后恢复,但漏洞百出的后台系统曝光了管理混乱,有车主发现,自己的车辆定位显示在太平洋上,还有车主收到十年前的保养提醒。
更严重的是,客服电话长期占线,微博评论区被“已读不回”刷屏。 有车主自嘲:“比亚迪的APP比我家WiFi还不稳定。 ”
这种低级错误,让花30万买仰望U8的车主都破防了:“百万豪车的APP,居然比拼多多砍价群还卡。 ”
曾经“终身免费换电”的承诺,现在变成了文字游戏。 有唐EV车主发现,想要享受终身质保,必须每半年去4S店做全车检测,否则自动失效。 检测费每小时150元,如果查出问题还要自费维修。
在315投诉平台,比亚迪相关投诉量同比暴涨210%,其中70%涉及售后服务。 有车主怒斥:“以前说好的用户型企业,现在连4S店都找不到人,维修要等厂家发配件,等两个月是常事。 ”
五月第三周的销量数据,揭开了比亚迪华丽袍子上的虱子。 当吉利银河用更高的配置、更低的价格抢走客户,当腾势U8的销量甚至不及理想L6零头,当海外扩张撞上欧盟碳关税高墙,这家新能源巨头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工厂产能闲置、经销商内斗、供应链波动、用户口碑下滑……每一个问题都真实存在,且相互交织。
此刻的比亚迪,需要的不再是宏大的销量目标,而是直面问题的勇气和刮骨疗毒的决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