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种体验:一家四口在车展人潮里来回穿梭,准备给家里换台新车。孩子拽着家长的衣角喊渴,老公蹲着研究底盘,老婆嗑瓜子顺便拉着销售聊价格。热气腾腾的展厅,新车一辆接着一辆地上转台亮相,可不论你怎么兜兜转转,总觉得没有一台像是专门为你们家“量身定制”的。不是空间窄得充满敌意,就是配置表长得像相亲简历,挑了一圈,还是空着手回家。
作为旁观者,我早已经习惯了看家庭用户在车市江湖里的“众里寻他千百度”。品牌杂、车型多、服务分散,买一台电混轿车,竟像在无证摊贩市场摸彩票。你想省心,现实偏偏不让你如愿。
就在这种局面下,新近曝光的吉利银河星耀6硬生生挤进了行当,成了不少宝妈和上班族的“新念想”。不为别的——它从怎么卖,到为谁造,每一处布局都带点“有备而来”的味道。
星耀6的“特别”,并不体现在天花乱坠的技术词儿上。我更关注另一个细节:专属渠道售卖。这玩意儿就像医院开了个内科挂号窗口,只看你咳嗽发烧,不管腰间盘突出。银河把星耀6从自家一团乱麻的车系里剥离出来,只通过银河渠道售卖。要查配置,各层级客服递进,三句话把你领到该去的门口;要预约看车,留下手机号和区域,400热线扒拉一下数据,立马把你配到最近的银河经销商名下;担心漏掉预售消息,就乖乖加个销售微信,哪怕你半夜失眠发个“在吗”,对面都能精准把动态推到你手机屏幕前。不再一锅端儿给你塞七八个推荐,服务比以往聚焦多了,偏偏就是这一点,最对症——孩子哭闹、老母催促、工作压身的大多数家庭人,需要的就是效率和省心。而这种服务,其实比一箩筐的“高科技”更动人。
当然,卖得聚焦归聚焦,造得也得对路。我见过太多主流轿车,包装得宛如社交网络小众爱好,配置动辄“飞天入地”,外型搞得前卫猎奇,俨然不姓“家”而姓“潮”。但你真问问普通家庭:宝妈要的是什么?“孩子上下车要方便,后排空间大点,老头老太后备箱得放得下大米和菜篮子就行;别折腾,经济点,油钱省点。”
星耀6偏就不跑偏。大气正经的外观,“银河脸”不是为了回头率,是为了让一家三口、四口都心安理得地成为“车主”;2756mm不短不冗的轴距,刚好能满足全家乘坐还不用担心转弯刮蹭,亏电油耗到2L档,低得不像话——对于“精打细算型”的家庭来说,这简直比在超市刷会员卡还爽。你看,有多少品牌推出新电混,宣传页里却全是各种花俏配置,结果一进实际用车场景,才发现“方向盘缺个收纳袋,副驾驶忘了留放奶瓶的位”,一地鸡毛冥冥中早已注定。而星耀6这一回找了条明路,主攻正需求,看得见用得着的扎实。
作为一个看案发现场多了的人,我始终更相信细节胜于轰动,也更相信“精准定位”胜于“大而全”。星耀6这次割裂自家供售渠道和消费人群,其实解决了多年新势力洗脑下的家庭用户“盲选综合症”。这和现实生活里的逻辑异曲同工:“民警破案,嫌疑人太多先排除旁支,就能顺藤摸瓜抓住重点。”一切往简单高效收缩,解决家庭惯有的‘试错’成本——归根到底,选车无非就是降低概率论上的“踩坑”风险。
有人可能会说,“买车嘛,不能就盯着‘省事儿’啊,要追点技术前沿”。可真把这些口号掰开揉碎,分分钟沦为销售的万能说辞。终极用户,不过是想在财富和安全之间平衡而已,至于什么“未来科技”,见得多了也就麻木。一家人开着车从菜场到托儿所,哪有闲情逸致跟前沿趋势较劲?
不过说句题外话,专属渠道、精准服务都很美,但事到临头客户能不能就此告别“买车焦虑”,得看银河星耀6接下来上市后的实际表现。售前的定点服务能不能贯彻到售后,配置表上的体贴细节,真成了实车体验,怕是还得等用户实打实地开上几个月,才能下结论。毕竟,“文案永动机”是厂商收割焦虑的新玩具,谁没被忽悠过一两回?
当然,这一切归根到底,是主流家庭需求开始被看见,新车不再只为青年智趣或老板级别定做,终于也能拿下“田园女侠”和“上班快男”们的心。一场电混轿车的新剧,也许刚刚拉开帷幕。
最后我习惯性地想问一句:“专属化、精准化的车市服务,会不会真是家庭刚需的新风口?如果厂家只做专一,而不再讲‘面面俱到’,你会觉得亏了,还是反而觉得安心?家庭用户的心结,真能靠一款星耀6彻底‘治好’吗?”——这台银河的新车,还得等市场来埋单。你,准备好成为下一个上车的人了吗?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