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电动车就晕,这事儿最近被吐槽得厉害。你想啊,燃油车坐得稳稳当当,换个电车就翻江倒海,这搁谁身上不窝火?最近网上有个视频火了,一位老兄开着新买的电车带家人出游,结果一家老小全晕车了,场面那叫一个“壮观”。评论区更是炸开了锅,各种“同病相怜”的留言刷屏,看来这电动晕车还真不是个例。
这电车晕车,还真不能全怪咱们娇气。电动车那动力,一点电门下去,嗖一下就窜出去了,推背感比坐火箭还刺激。我有个朋友,刚换了辆性能不错的电车,载着我出去兜风,结果我全程闭着眼,就怕吐出来。燃油车加速是循序渐进的,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而电动车呢,直接给你来个“瞬间移动”,前庭系统哪受得了这刺激?还有那能量回收系统,一松油门就自动刹车,感觉像坐过山车似的忽上忽下,这晕车不就妥妥的嘛!
更“坑”的是,电动车为了追求极致的安静,把发动机噪音给取消了。结果呢?路噪、风噪、胎噪,各种细碎的杂音全都被放大了。燃油车轰隆隆的发动机声,反而像“白噪音”一样掩盖了这些小动静。你想想,本来就晕,再加上这些“魔音穿耳”,那感觉,简直了!有些车企为了省电,把悬挂调得硬邦邦的,座椅也做得直挺挺的,恨不得把所有舒适性配置都砍掉。这种“要续航不要命”的操作,最终买单的还是咱们这些乘客。
那咋办?咱也不能因噎废食啊!首先,单踏板模式能关就关,这玩意儿虽然省电,但对晕车星人太不友好。空调记得切外循环,保持车内空气新鲜,别让二氧化碳浓度太高。后排的朋友可以试试盯着远处看,能缓解不少。还有个偏方,就是开运动模式,以毒攻毒,更猛的加速反而能让加减速更线性,减少晕车感。不过这方法因人而异,不一定对所有人都有效。
说到底,这电动车晕车,是技术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阵痛。车企在追求续航和性能的同时,也得考虑乘客的感受啊!下次再坐电车晕车,咱也别憋着了,大胆地吐槽吧!毕竟,车是给人坐的,不是给参数表写的。说不定哪天,车企就真的把“晕车指数”列入配置表了呢?到时候,咱们就能根据自己的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车型,再也不用担心晕车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