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S7销量骤减至810辆,续航暴跌引发车主不满

星海S7,这颗本应冉冉升起的新能源“星”,如今却成了不少车主心中的“雷”。说来也怪诞,刚亮相那阵子,还能勉强维持两三千的月销量,可瞅瞅2025年3月,直接“扑街”到810辆。这剧情反转,颇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

这口锅,得“托付”二字来背。

星海S7销量骤减至810辆,续航暴跌引发车主不满-有驾

想想看,一款主打中大型的纯电车,起售价卡在11.98万这个档位,确实够撩拨人。不少人就是被这“极致性价比”忽悠瘸了。结果呢?刚提车没几天,幺蛾子就层出不穷。烧USB的,360°影像糊成马赛克的,倒车影像玩变色的…这些还算隔靴搔痒。真正让人抓狂的是续航,明明贴着555km的CLTC标,一上高速,直接给你打骨折,只剩四成!这哪是新能源,分明是“电耗子”啊!

有位老哥就吐槽,高速上眼瞅着表显还有150km,开了不到20公里,直接“歇菜”了。这可不是偶发事件,而是家常便饭!你敢信?

星海S7销量骤减至810辆,续航暴跌引发车主不满-有驾

更让人无语凝噎的还在后头。新车落地不到一个月,车顶开裂,后排传来阵阵“交响乐”,中控台也跟着“高歌猛进”,行驶途中还时不时来个“重启大法”…这简直是“移动式故障体验馆”。跑去4S店理论,人家竟然甩出一句“属正常现象”?这句“正常”,简直能把人送走。

你说这厂家,图个啥?

星海S7销量骤减至810辆,续航暴跌引发车主不满-有驾

有人揣测,这是典型的“缝合怪”思路,为了蹭新能源这波热度,仓促上马,品控直接放飞自我。这话听着扎心,但不得不承认,颇有几分道理。东风风行高调宣布要All in电动化,结果呢?销量担当反而是烧油的菱智。这转型之路,走得堪称“步履蹒跚”。

更让人捏一把汗的是,东风柳汽那头,试验中心的法规标准专业三级首席师,居然爆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丑闻。法规标准是啥?那是汽车品质的最后一道安全阀啊!这道阀门都出了问题,你让消费者怎么敢“抄底”?

星海S7销量骤减至810辆,续航暴跌引发车主不满-有驾

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掏空钱包买辆车,图的就是省心、踏实。结果呢?整天如履薄冰,提心吊胆。这种信任透支,可不是开玩笑的。一次两次,咬咬牙也就认了,次数多了,谁还敢把身家性命托付给你?

但话说回来,车企也有自己的苦衷。新能源这片红海,厮杀得血雨腥风,成本压力可想而知。为了抢占份额,压低成本,缩短研发周期,这些都是可以“酌情理解”的。然而,理解归理解,品质的底线不能突破啊!

星海S7销量骤减至810辆,续航暴跌引发车主不满-有驾

当我们习惯性地将矛头指向“降本增效”时,是否忽视了冰山之下的暗流涌动?比如,研发投入是否捉襟见肘?供应链管理是否漏洞百出?质量管控体系是否形同虚设?这些,才是决定产品成色的关键所在。

说到底,星海S7的闹剧,并非孤例。它映射出的是整个新能源车市面临的困境:如何在追求速度的赛道上,守护品质的底线?如何在精打细算的同时,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星海S7销量骤减至810辆,续航暴跌引发车主不满-有驾

于东风风行而言,现在最紧要的,是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妥善解决车主们提出的诉求。别再用一句轻飘飘的“正常”来搪塞了。要知道,每一位车主都是行走的“活广告”,维系好这份信任,胜过任何天花乱坠的营销。

毕竟,在这个信息洪流的时代,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如果不能直面痼疾,对症下药,那么失去的,绝不仅仅是星海S7的市场份额,更是整个品牌的立身之本。

回到最初的起点,星海S7缘何让人大失所望?或许,它本该成为东风风行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却不幸沦为“绊脚石”。这血淋淋的教训,值得所有车企引以为戒。期许未来的新能源车,能少一些“惊吓”,多一些“安稳”。这才是消费者最卑微的期盼。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