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 Y L三排六座广州门店体验:第三排坐着像小板凳
8月19号那天早上,天环广场的特斯拉门店突然热闹起来。新出的Model Y L刚上市,33.9万,比原来的顶配还贵了两万多。说实话,我一开始没太看懂这定价,毕竟车圈最近纯电SUV火得不行——乐道L90、理想i8都挺能打。加了第三排座椅的Model Y L到底值不值?还是得自己去摸一摸。
我到店那会儿,人真不少,有年轻人溜达,也有带娃的小家庭,还有几个明显是懂行的汽车发烧友。一位刚提现款Model Y的大哥跟销售聊得欢,他其实早就盯着三排版,但最后还是选了五座。他说家里用不到第三排,更在意后备厢空间,“现款够用了,这个加长后操控肯定没原来灵活。”他还顺嘴提了一句:“听说新车动力略高,不过也就那么回事。”
现场还有几个群友,说乐道L90空间更大,还带冰箱彩电啥的,可他们转头又感慨:“开特斯拉就是有面子,这情绪价值不是配置能换来的。”销售倒是挺实诚,“现在只有展车,试驾要等九月份。如果你不急用,可以等等再下单。”
我直接钻进后排看变化。第二排变成独立两个座椅,还能前后移动,加热通风都有。师傅随口提醒我:“升降扶手可别夹手,新鲜归新鲜,用久了不知道耐不耐造。”三个扬声器藏在顶部和底部,说是音效提升。我按了一下电动扶手收纳按钮,有点慢,不过比传统机械省力气。
轴距比老款多出150毫米,高度也涨了44毫米,看起来确实宽敞些。我留出一拳距离准备进第三排时,一脚踢到中央凸起,大概十厘米高,不注意容易磕腿。这种设计真让人吐槽,在微信群里有人笑称“谁设计的不知道是不是拍脑袋”。
坐进去才发现问题来了,我身高170cm,腿部空间倒是不挤,还能把腿伸中间过道。但屁股下面就是个小板凳,大腿悬空,只适合短途应急。有空调出风口、充电插口和杯架这些细节算贴心吧,但舒适度真的一般。
更尴尬的是头顶离玻璃很近,就剩下一拳多点余量。我第一反应不是舒服,而是赶紧系安全带——怕遇到坑洼路段脑袋撞玻璃。“夏天太阳晒透玻璃,你坐这里怕不是要烫头?”隔壁修理厂王师傅听完我的描述忍不住吐槽,“这防晒估计靠吹牛,不如装窗帘。”
还有储物空间问题,全员满载时后备厢只能塞仨背包,好在底下还有暗格,再加上前备厢勉强够日常使用。不过群里有人开玩笑,说这像是在老款Y尾箱硬塞俩椅子出来的新版本。不少第一次体验的人直呼“像敞篷车”,尤其太阳大的时候。
实际对比下来,同事茶督掌柜觉得腿部空间和配置确实比汉兰达好一点,但整体舒适性差远了。他以前修过几台汉兰达,对这种布局颇有微词:“轿跑SUV硬往里面塞三排行吗?国内没哪个品牌这么干。”
另外补充一句,现在市面上的国产纯电SUV,同价位配置普遍堆得厚,比如理想i8那个沙发躺着都快睡着;但很多客户认死理,就是喜欢特斯拉牌子和智能系统,也懒得折腾别家那些花哨功能。有一次邻居阿明买二手Y,为找一个副驾驶USB接口,把全车拆半天,最后才发现说明书写错位置。这种冷门细节没人宣传,只能靠老司机互相提醒。
关于养护,其实师傅们私下议论最多的是底盘件寿命。“美系减震撑不了几年,要换记得挑进口货。”之前碰见一个老哥为了省钱买副厂件,用半年漏油,又回来重装一次。这类维修故事,在广州城西修理铺经常听见,都当茶余饭后的谈资。
回到正题,新出的Model Y L卖爆可能性咋样?首日确实有人订,可普通用户多数还是优先考虑混动SUV,不然续航焦虑受不了。而且同级国产纯电舒适性强不少,有选择的话不会盲目冲这个“三排行”。不过喜欢品牌滤镜的人永远不会嫌贵,就像朋友圈里总有人炫耀自己的“小蓝标”。
临走的时候看到售后的小妹正忙给客户讲解OTA升级,她悄悄告诉我,下次推送可能会优化部分辅助驾驶逻辑。“上一版自动泊车总卡壳,被投诉好多次呢!”技术更新快也是吸引人的地方,但具体效果如何,还真不好提前打包票。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分布于现场采访、维修圈闲聊及用户真实反馈等碎片化渠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