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漆面在射灯下泛着冷光,前脸棱角能当裁纸刀使。旁边俩大哥举着单反咔嚓不停,嘴里念叨:"这玩意儿能上路?概念车吧?"
您别说,人家真不是花瓶。去年冬天在漠河试车,零下30度冻了一宿,第二天打着火就走。工程师老张叼着烟说:"我们造的不是车,是能越野的充电宝。"
坐进驾驶舱那刻,我算是明白这话啥意思。座椅把人裹得严实,中控屏比我笔记本还大。手指刚碰着启动键,空调出风口"唰"地弹出,带起一阵凉风。副驾的95后媒体人小吴突然冒了句:"哥,这车能唱K吗?"
还真能。车机系统自带全民K歌,露营时插上话筒就是移动包厢。上个月有车主在青海湖边开演唱会,视频点赞破了50万。
最绝的是底盘调校。过减速带像压棉花,转弯时却稳得跟吸盘似的。上周陪摄影师拍山路,60码过弯愣没听见轮胎响。后座设备箱里的镜头盖都没挪窝,老师傅直呼邪门。
续航?您往远了想。501公里够从北京一口气开到青岛看海。要是半道没电,吃碗泡面的功夫又能跑二百多公里。见过带外放电功能的电车,但能同时带得动电磁炉、投影仪和制冰机的,独此一家。
车尾灯亮起那瞬间,我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的老吉普。同样是方盒子造型,当年我爸那辆车连空调都没有。现在这车能远程开暖气,能语音点歌,后备箱还藏着折叠桌椅。时代变得真快,不变的,是男人骨子里那点冒险劲儿。
话说回来,真要开这车去西藏,您说该贴什么颜色的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