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车主飙车230km/h拍视频:记录生活不是玩命理由

“记录生活”竟成玩命借口?近日,湖南一名男子驾驶小米SU7在高速狂飙至230km/h,单手拍视频炫耀的疯狂举动引发全网震惊。当交警质问时,他竟称只是“记录美好生活”。这种将违法行为美化为生活仪式感的扭曲心理,值得所有人警惕。

小米SU7车主飙车230km/h拍视频:记录生活不是玩命理由-有驾

疯狂飙车背后的“表演型人格”

监控画面显示,这辆未上牌的小米SU7如子弹般穿梭车流,驾驶员右手扶方向盘,左手举手机拍摄,副驾还坐着一名女性乘客。更令人后怕的是,他将这段亡命视频主动上传社交平台,仿佛在完成一场“流量赌局”。心理学专家指出,这类行为暴露出典型的表演型人格:通过危险举动获取关注,用他人惊叹填补内心空虚。

小米SU7车主飙车230km/h拍视频:记录生活不是玩命理由-有驾

被算法异化的“记录”初心

当事人辩解中的“记录生活”四字尤为讽刺。真正的记录应是安全前提下的真实捕捉,而非为博眼球刻意制造危险场景。在短视频时代,部分人逐渐混淆生活记录与流量表演的边界——超速驾驶时拍摄的刺激画面,本质上与高空极限运动不系安全带无异,都是将生命安全让位于流量诱惑。

法律惩戒背后的社会警示

交警的处罚堪称教科书级别:吊销驾照+2000元罚款+2年禁驾。但比法律惩戒更值得深思的,是这起事件折射出的社会心态。当车企宣传“极致性能”时,是否该同步强化安全警示?当平台算法奖励“吸睛内容”时,是否该建立危险行为识别机制?每一个点赞都可能成为推向下一个“亡命视频”的隐形之手。

生命没有NG,安全不容炫技。我们记录生活的方式,决定了生活的底色。别让方向盘上的手机,变成通往悲剧的快门;别让社交平台的点赞,成为葬送未来的墓志铭。当你下次想用危险动作“记录精彩瞬间”时,请记住:真正的美好生活,永远建立在活着回家的基础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